孩子们的守护神 ---记中山市博爱医院的儿科护士们 中山市博爱医院 杨丽 俗话说:“金眼科、银外科,忙忙碌碌小儿科”,2008年普普通通的儿科护士们,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却在平凡忙碌的工作中用自己的爱心和精湛的技术,赢得患儿们的爸爸妈妈的赞扬,成为孩子们名符其实的守护神。 春节那场突如其来的冰冻灾害刚刚接近尾声,很快又从安徽传来手足口疫情爆发的消息,中山也不能幸免的出现大批患手足口病的孩子。医院的儿科门诊很快就挤满前来就诊的孩子。在医院领导和科室主任护长的安排协调下,儿科的姑娘们立即将参加抗冻救灾的热情投入到手足口病儿的护理工作中。急诊爱心病房临时成立手足口病区,需要抽调人手,科室顶着人手不足的压力,积极配合护理部进行人力调配的工作。同时,PICU还肩负着护理手足口病重症患儿的重任。所有的护士都认真参加了医院、科室组织的关于手足口病的讲座和学习,并在我院护理部和院感科的大力支持下,建立了PICU手足口病的护理流程和消毒隔离制度。年轻的姑娘们还主动请缨,组成了一支手足口重症患儿特护“队伍”,十二小时轮班,悉心照料着被隔离的孩子们,既保证了无一例医院内感染,又保证了护理的连贯性和高质量。经过大家一段时间的精心治疗和护理,监护室所有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都痊愈、康复出院了,没有一例死亡报告! 正当大家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准备着迎接护士节的到来之际,突如其来的地震灾难,顷刻间带来了撕心裂肺的伤痛,一时间汶川告急,四川告急,中国告急……儿科的护士们除了关切地问候四川、陕西籍的医护人员和病人,还第一时间向护士长报名恳请参加支援灾区的救护队,从刚参加工作的小姑娘到四十多岁的高年资护士,几乎所有的儿科护士都积极地报名;当得知灾区救助急需大量的钱物和血制品时,姑娘们又自发地先在科室组织了捐款,并积极响应医院的号召多次捐款捐物,很多忙碌辛苦在一线的护士还到血站献血。 今年6、7月麻疹风暴同样席卷了广东,虽然今年的麻疹是散发的,但是发病后的患儿大多都症状很重。 在护理病人的过程中,护士们付出了很多很多,也饱尝了工作的艰辛和不易。常常有人问一些年轻的护士,做一名护士,每天当配角、跑龙套,为病人打针输液、喂水喂饭、端屎倒尿、梳头洗脸、翻身擦背,又脏又累,还不起眼儿,这样做究竟是图什么?她们都不加思索地回答:“岗位不在大小,关键在能否实现自身价值。”对于护士的工作,很多家长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多次私下里塞给她们红包,都被护士们婉言谢绝了。有的病患家庭因长期治疗而致贫,经济状况拮据吃紧,很多家属为此一愁莫展。每当遇到这种情况时,护士们从不犹豫,经常资助他们渡过难关。在工作中,儿科护士们都始终坚持做到:不论患者身份高低、年龄大小、出身贵贱,都一视同仁,一样的细致,一样的耐心,一样的认真,一样的坦诚。 护理工作是一门科学性很强的工作。尤其是近年来儿科引进很多专业人才,业务素质突飞猛进,很多家长带着患儿从各地慕名而来,这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为此,儿科护士们在护士长得带领下不仅抓自身的学习,更注意培养新生力量。无论是进修轮转护士,还是实习生,带教老师都认真带教,经常以自己的切身体会,讲述护士工作的重要性、护士应有的素质,定期组织业务授课。科室对教学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计划,并分专科组织了各种培训活动、健康教育讲座等,做到课前认真准备教案,课中手把手地教操作技术,课后不忘跟踪辅导,在大家得共同努力下,一批批年轻的护士思想、业务提高很快。从儿科轮转出的护士大多都能很快熟悉新的专科护理技术并成为骨干。 如今,儿科护士的队伍平均年龄虽然不到30岁,但是同样做出了骄人的成绩,不论是冰冻灾害还是抗震救灾,不论是手足口病还是三聚氢胺奶粉事件,不论是面对麻疹风暴还是面对多病的弃儿,儿科的白衣天使们都用自己的行动默默地做着孩子们的守护神,用火热的青春无私地奉献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