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预防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来源:中山市护理学会    点击数:14798    发布时间:2010/8/31 17:23:00    
更多

在当今医疗实践中,留置血管内导管是必需的医疗操作。但是,置管患者存在发生感染的危险,包括局部感染、CRBSI(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化脓性血栓性静脉炎、心内膜炎和其他血行性播散性感染,例如肺脓肿、脑脓肿、骨髓炎、眼内炎等。全球每年有数以亿计的患者由于接受医疗服务时发生感染而使其治疗护理变得更加复杂,导致一些患者病情加重,一些患者不得不住院延长时间,有些患者出现长期残疾,还有些患者因此而死亡。全球在任何时间都有超过140万人因在医院获得感染而受折磨。引起HAI的微生物中高达70%,对至少一种抗菌剂耐药(甚至是国家和医院病房依赖性的)。死亡率增加: 7.5%;住院时间增加: 8.5天。

 

一、导致留置导管感染的危险因素

长期住院 长期使用留置针 输液连接口上高菌落数 穿刺部位高菌落数 颈内静脉留置 留置期间使用抗菌素 中央静脉穿刺时不恰当的无菌屏障 操作人员的穿刺技术 血管内导管的材质

二、留置导管导致的局部感染

1.穿刺部位感染

留置针眼2CM范围内局部红肿,硬结、局部触痛、局部皮温升高、局部脓性分泌物

2.隧道感染

    隧道式导管皮下部分周围>2CM 的组织出现局部红,肿、局部触痛、局部皮温升高、局部脓性分泌物

3.囊袋感染

   皮下植入式导管(Ports)输液港周围组织化脓、坏死,无全身感染征兆

三、留置导管导致的全身感染

I、败血性血栓静脉炎: 静脉管腔内产生脓性分泌物    

II、导管所致血液感染:静脉导管与患者血液培养中找到相同致病菌,无其他感染源发现 

III、输液导致的血液感染:静脉输入的液体和患者血液培养找到相同致病菌,无其他感染源发现。       

四、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

I、定义

    经过严格检查排除了其它感染源的血流感染,并且导管尖端培养出与血液中同样的病原体

II、计算方法:每1000个中心静脉导管日的导管相关性感染数

III、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途径

皮肤表面致病菌经导管针眼附着导管表面,游移进入血液  静脉输液接头/接口污染  远处感染血源性播散  输注已污染液体  医务人员的手污染了导管或已消毒的皮肤

预防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手卫生!! 最大限度的无菌屏障 正确的皮肤消毒 选用适当的导管,采用正确的穿刺技术和穿刺部位 每天评估导管留置的必要性,一旦不需要,就应拔出

预防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方法
                     -----洗手

§   操作前后 (IA)

     -留置针穿刺

     -穿刺部位护理和敷料更换

     -输液器具与静脉导管连接

在静脉治疗时,选用适当的导管,采用正确的穿刺技术和穿刺部位以最大限度的降低相关的并发症(感染性或非感染性)(IA) 在置管和血管内导管的护理时应保持无菌的操作技术(IA) 周边静脉置管:清洁或无菌手套 (IA) 中央静脉置管:使用无菌手套, 隔离衣, 大铺巾; 口罩和帽子 (IA) 肺动脉导管使用无菌袖管 (IA)

穿刺部位护理时的皮肤消毒

在置管或更换敷料之前应该用适当的消毒剂对局部进行消毒 (IA) 最大消毒范围(10-12cm) 在置管前,允许消毒剂保留与局部并待干 (IB)更换敷料时需佩戴手套。(清洁手套亦可) (IC) 更换敷料时,需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 (IA) 用棉签作圆周样消毒,消毒2-3遍,从穿刺针眼,由内向外消毒 ,消毒后,勿触摸穿刺部位    

静脉导管敷料

透明、半透明敷料 无菌软纱布或透明敷料

减少敷料常规更换频率           

可减少皮肤损伤 

可减少留置针触摸次数

可减少穿刺部位受外界污染机会

增加病人舒适感

敷料更换常规

保持敷料干燥,清洁 当敷料受潮、污染、卷边松脱时更换 对大体积的敷料,如果无法进行有效的触诊和观察,应当每天更换 更换敷料时, 避免手接触污染穿刺部位

外周留置针  

     在留置针更换的同时(72-96小时),更换纱布或透明敷料

 中央静脉导管

    通常认可的更换频率为:

    纱布每48小时更换;透明敷料:  ICU病人  2次/周,非ICU病人   7天

接头消毒

常用消毒液;酒精、复合碘/酒精

擦拭时间:15秒  (Kaler & Chinn, 2007)

消毒技术:多方位用力摩擦

输液治疗的维护和管理

输全血或成分血时,输血装置和附加滤器应在每一个单位全血或成分血输入后更换一次,如怀疑被污染或系统完整性受损时,应立即更换

五、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监测规范及操作手册

送检方法:

临床医生首先判断导管是否仍有保留的必要性。按导管保留与否分别采用不同的送检方法。

1、保留情况:采取至少2套血培养,其中至少一套来自外周静脉,并做好标记,另外的一套则从导管中心或VAP隔膜无菌采获,两个来源的采血时间必须接近(不>5分钟),各自做好标记。

2、不保留情况:从独立的外周静脉无菌采集2套血培养。无菌状态下取出导管并剪下5cm导管尖端或近心端交付实验室进行Maki 半定量平板滚动培养或者定量培养(following Vortex或超声降解)。

采血方法:

1、消毒:

•          采血者用速干乙醇消毒液洗手

•          75%的乙醇消毒培养瓶的橡胶塞,待干60秒。

•          用安尔碘(络合碘)消毒皮肤待干60秒钟才能进行穿刺。

2、  两个部位采血时间接近(不>5分钟)。

3、  每瓶采血10mL,尽量保证两套血培养采血达40mL,提高阳性检出率。

4、  采血后,血培养瓶应尽快送至微生物实验室。采血后的血培养瓶室温放置不能超过12小时。

六、教育和培训

成立专业的输液小组(IV TEAM),可减低静脉输液感染率 (IA)

  • 相关资讯

友荐云推荐

最热资讯

广东省护理学会关于评选 “省、.. [置顶]

2015年护士节致全市护士的慰问.. [置顶]

2017年护士节慰问信 [置顶]

2022年中山市优秀护理工作者公.. [置顶]

护理交接班规范 

合理选择静脉输液工具 

护理人员职业暴露与安全防护 

护理各专业委员会工作职责 

中山市代表队参加"2012"年广东省医.. 图片新闻

广东省优质护理服务“亮点”展示方案.. 

精彩的护理小讲课比赛 

预防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护理交接班流程与护理业务查房流程 

输血护理 

增强型三向瓣膜式PICC标准换药流程 

我国第一部关于护士和护理工作的法规.. 

参加广东省优质护理服务“亮点”展示.. 

三级护理业务查房规范 

静脉治疗的相关的医学基础知识 

2009年中山市护理学会工作总结 

2010年中山市护理学会上半年工作总.. 图片新闻

动态24小时胃食道pH值监测 

小榄医院2009年护士节活动总结 

共襄百年华诞  深化优质护理 图片新闻

携手同行,共传博爱之光 图片新闻

护理组长示范查房 图片新闻

《中山市PICC维护护士实践技能提高班.. 

2010年中山市中医院纪念护士节系列.. 图片新闻

PICC维护网络学习班 图片新闻

中山市急重症护理培训班在人民医院.. 图片新闻

护理交接班制度和查房规范 图片新闻

广东省护理学会关于举办第一届“护理.. 

关于举办“护理质量管理提高培训班”.. 

触及信息脉搏,深化优质服务 图片新闻

中山市ICU论坛版主徐雪影 

《2013年中山市社区护理新进展研讨班.. 

2010年中山市中医院纪念护士节系列活.. 

中山市ICU论坛版主叶永青 

中山市手术室论坛版主梁爱群 

中山市妇幼保健院顺利完成三级甲等.. 图片新闻

中山市医院感染论坛版主陈影洁 

广州市汇知书店图书征订单 

关于举办《2013安全输液中国巡讲网络.. 

护理学会理事会会议议程 

中山市博爱医院护士长参加户外拓展.. 图片新闻

中山市急诊论坛版主黄永贵 

中山市创伤骨科论坛版主梁燕嫦 

护理组长查房视频示范 

急诊科的护士就是不一样 

护理交接班视频示范 

乘车路线
暂无填写

联系方式
医疗纠纷投诉电话:0760-88401966
行风投诉电话:0760-88416439
收费投诉电话:0760-88414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