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病人的护理

    来源:中山市南朗医院    点击数:1441    发布时间:2013/5/2 16:30:00    
更多

一、护理目标
1、维持呼吸、循环等正常生理功能。
2、保证骨折固定效果,确保外固定满意。
3、缓解疼痛,减轻病人的痛苦。
4、科学地指导功能锻炼,使患肢功能恢复与骨折愈合同步发展。
5、照顾生活,满足生理、文化等生活需求。
6、合理安排营养饮食,保持机体营养代谢需要。
7、有效的预防全身及局部并发症。
8、加强心理护理,保持心理健康、并指导提高自我护理、自我照顾能力。
二、护理观察
1、一般项目 如精神、情绪、饮食、睡眠、营养状况、大小便及体温、脉搏、呼吸、
血压等。
2、外固定情况 外固定装置是否有效,夹板松紧度是否适宜,石膏有无断裂、石膏筒内肢体是否松动或挤压、牵引重量是否适宜、牵引滑轮是否灵活、牵引锤是否落地等。
3、肢端血液循环。
4、疼痛 ①了解疼痛的性质及程度,确定引起疼痛的病因。②观察发生疼痛时病人 的状况及伴随症状,观察全身及局部情况,检查有无发热、水肿、出血、感觉异常、放射痛、意识障碍等体征。③通过应用缓解疼痛的有效方法,如制动肢体、矫正体位、解除外部压迫等进一步确定引起疼痛的原因。
5、体位 体位是否正确,肢体是否按治疗要求摆放与固定。
6、患肢外固定处与身体受压处皮肤有无红肿、水疤、破溃,有无胶布过敏反应,骨牵引针孔有无红肿、脓液渗出。
7、手术后病人除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外,伤口有无渗血、出血及感染征象。
8、功能锻炼后的反应 锻炼时是否伴有疼痛及疼痛的性质,是否伴有肿胀、麻木等不适。
三、一般护理
    一般护理包括心理护理、饮食营养护理、生活护理及预防褥疮、泌尿系感染、呼吸道 感染等并发症。
四、常见护理问题及措施
护理问题1:生命体征异常改变
    严重创伤引起多处骨折、开放性骨折、多脏器损伤时会影响生命体征改变,严重骨折后并发症如休克、脂肪栓塞综合征、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挤压综合征等,甚至造成病人死亡。
护理措施:
(1)危重病人应尽快转送ICU病房,如果条件不具备,亦应动用各类监护设备,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生命体征的改变。
(2)熟悉各种严重创伤、创伤并发症的病理变化及临床表现,一旦发现异常能早期做出正确判断,及时提出相应的治疗护理措施。
(3)监护由专人负责,制定严密的护理观察计划及护理方案,严格履行交接班制度。
(4)建立有效静脉通道,以保证输血输液及抢救用药。
(5)认真做好观察记录,对病人神志、呼吸、脉搏、体温、血压、贫血征象、尿量、尿质、中心静脉压、肺动脉楔压、用药、吸氧情况及反应等均做出详尽的记录。
护理问题2:疼痛
    除创伤、骨折引起病人疼痛以外,固定不满意、创口感染、组织受压、缺血也会引起
疼痛。由于病因不同,疼痛的性质也不同。
护理措施:
(1)加强临床观察,区分辨别疼痛的不同性质及临床表现,以确定引起疼痛的不同原因。一般来说,手术伤口疼痛于术后l一3日剧烈,并逐日递减缓解;创伤、骨折引起的疼痛多在整复固定后明显减轻,并随着肿胀消退而日趋缓解;开放性损伤合并感染多发生在创伤2-4天后,疼痛进行性加重或呈搏动性疼痛,感染处皮肤红、肿、热,伤口可有脓液渗出或臭味,形成脓肿时可出现波动;缺血性疼痛为外固定物包扎过紧或思肢严重肿胀所致,表现为受压组织处或肢体远端剧烈疼痛,并伴有皮肤苍白、麻木、温度降低,缺血范围较大或较严重者可表现出被动伸指(趾)时疼痛加剧。
(2)针对引起疼痛的不同原因对症处理。创伤、骨折伤员在现场急救时予以临时固定,以减轻转运途中的疼痛,并争取及时清创、整复;发现感染时通知医生处理伤口,开放引流,并全身应用有效抗生素;缺血性疼痛须及时解除压迫,松解外固定物,如已发生压疮应及时行褥疮护理;如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须及时手术,彻底切开减压。
(3)对疼痛严重而诊断已明确者,在局部对症处理前可应用吗啡、度冷丁、强痛定等镇痛药物,减轻病人的痛苦。
(4)在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动作要轻柔、准确,防止粗暴剧烈,引起或加重病人疼痛。
(5)如治疗护理必须移动病人时,应事先向病人说明必要性,取得病人配合。在移动过程中,对损伤部位重点托扶保护,缓慢移至舒适体位,争取一次性完成;
(6)断肢(指)再植术后病人肢体疼痛应及时判明情况,有效镇痛,防止因疼痛刺激血管痉挛而影响再植肢体的成活。
(7)截肢术后如患肢疼痛,应向病人耐心解释,一般可随时间的推移而自行消失,不须应用镇痛药物镇痛。
(8)采用非侵袭性镇痛方法,如控制焦虑,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利用视觉或触觉分散法分散或转移病人的注意力。另外,利用冷敷、热敷、按摩及皮肤搽剂,也能起到骨折病人 镇痛效果。
护理问题3:肿胀
    骨折或软组织损伤后伤肢局部发生反应性水肿,另外骨折局部内出血、感染、血循环障碍等也会造成伤肢不同程度的肿胀。
护理措施:
(1)迅速查明引起肿胀的原因,及时对症处理。
(2)适当抬高患肢,如无禁忌应早期恢复肌肉关节的功能锻炼,促进损伤局部血液循环,以利静脉血液及淋巴液回流,防止、减轻或及早消除肢体肿胀。
(3)损伤早期局部可冷敷,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渗出。使损伤破裂的小血管及时凝固止血,减轻肿胀。
(4)如肢端肿胀伴有血循环障碍,应检查夹板、石膏等外固定物是否过紧,若固定过紧应及时解除压迫。
(5)对严重的肢体肿胀,要誓惕骨筋膜室综合征发生,及时通知医生做相应处理。
(6)断肢再植术后引起肢体肿胀的原因很多,包括①静脉回流不足;②清创不彻底、反应性肿胀剧烈f②肢体断面巨大血肿;④离断肢体缺血时间过长,造成相应的细胞肿胀和组织间隙水肿;⑤创面感染、体位不当、淋巴回流障碍等。一旦发生,及时通知主管医师,仔细查明原因,对症处理。
(7)因感染引起的组织肿胀,除通知医师处理局部伤口,拆线、引流、抗生素湿敷外,应及时应用有效的抗生素。
护理问题4:患肢血液循环异常
    患肢血液循环异常除骨折时合并主要动静脉血管损伤外,止血带应用不合理,包扎固定过紧,肢体自身肿胀严重等都是造成患肢血液循环障碍的重要原因,观察和防止患肢血液循环障碍,是护理骨折病人的重要内容,对四肢骨折病人尤为重要。
护理措施:
(1)由于骨折后的固定包扎,往往不能直接观察受伤部位血液循环状况,而肢体远端能间接反应患肢血供情况,因此视为观察重点。
(2)严密观察肢端有无剧烈疼痛、肿胀、麻木感,皮肤有无温度降低、苍白或青紫。
发生以上情况说明肢端血液循环障碍,须立即查明原因,对症治疗。
(3)肢端甲床充血时间延长和脉搏改变,是患被动脉损伤或受压受阻后的临床表现。 但由于动脉压力高,其症状往往迟于静脉受压后的临床表现。因此,此项指标不能做为早期诊断的依据。
(4)肢体局部受压,如夹板的棉压垫、石膏内层皱褶或肢体骨凸处可表现为持久性局限性疼痛。当皮肤组织坏死后,疼痛可缓解。因此对任何异常疼痛应提高警惕,必要时打开外固定物直接观察。
(5)对血液循环不良的肢体,除对症治疗外,肢体抬高略高于心脏水平。如位置过高,会加重缺血,并严禁热敷、按摩、理疗,以免加重组织缺血、损伤。
护理问题5:科学指导功能锻炼
护理措施:
(1)向病人宣传锻炼的意义和方法,使病人充分认识功能锻炼的重要性,消除思想顾虑,主动运动锻炼。
(2)认真制定锻炼计划,并在治疗过程中,根据病人的全身状况、骨折愈合进度、功能锻炼后的反应等各项指标不断修订锻炼计划,增删锻炼内容。
(3)一切练功活动均须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随着骨折部位稳定程度的增长及周围损伤软组织的逐步修复,功能锻炼循序渐进,活动范围由小到大,次数由少渐多,时间由短至长,强度由弱增强。具体方式方法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骨折早期 伤后1-2周内,伤肢肿胀疼痛,骨折端不稳定,容易再移位。此期功能锻炼的主要形式是患肢肌肉舒缩运动,如前臂骨折时做握拳和手指屈伸活动,股骨骨折做股四头肌舒缩运动,原则上骨折部上、下关节不活动,身体其他部位均应进行正常活动。此期间功能锻炼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患肢血液循环,以利消肿和稳定骨折。
骨折中期 2用后伤肢肿胀消退,疼痛减轻,骨折端纤维连接,并逐渐形成骨痂,骨折部趋于稳定。此期锻炼的形式除继续增强患肢肌肉舒缩活动外,在医护人员或健肢的帮助下逐步恢复骨折部上、下关节的活动,并逐渐由被动活动转为主动活动。伤后5-6周,骨折部有足够的骨痂时,可以进一步扩大活动范围和力量,防止肌肉萎缩,避免关节僵硬。
骨折后期 骨折临近愈合后,功能锻炼的主要形式是加强患肢关节的主动活动和负重锻炼,使各关节迅速恢复正常活动范围和肢体正常力量。
(4)功能锻炼以病人不感到疲劳,骨折部位不发生疼痛为度。锻炼时患肢轻度肿胀,经晚间休息后能够消肿的可以坚持锻炼,如果肿胀较重并伴有疼痛,则应减少活动,抬高思肢,待肿胀疼痛消失后再恢复锻炼。如果疼痛肿胀逐渐加重,经对症治疗无明显好转并伴关节活动范围减小;或骨折部位突发的疼痛时,均应警惕发生新的损伤,暂时停止锻炼并及时做进一步的检查处理。
(5)功能锻炼以恢复肢体的固有生理功能为中心。上肢要围绕增强手的握力进行活动;下肢重点在训练负重行走能力。
(6)功能锻炼不能干扰骨折的固定,更不能做不利于骨折愈合的活动,如外展型肱骨外科颈骨折不能做上肢外展运动;内收型肱骨外科颈骨折不能做上肢内收运动;尺桡骨干骨折不能做前臂旋转活动;痉腓骨干骨折不能做足的内外旋转运动。
护理问题6:肢体功能障碍
    骨折、脱位、神经血管肌肉肌腱损伤都会造成肢体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骨折后期各种并发症也会导致功能障碍发生。
护理措施:
(1)创伤后及时正确的急救与治疗是减少日后发生功能障碍的关键。
(2)保证有效的固定,及时检查调整外固定,使骨折顺利愈合。
(3)及时正确的功能锻炼是促进骨折愈合,防止关节僵硬、肌肉萎缩、骨质疏松等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4)对肢体永久性功能丧失(如截瘫、截肢)的病人及时行康复治疗,加强其他肢体的功能代偿训练。
护理问题7:创口感染
    伤口感染发生在开放性骨折未得到清创或清创不彻底时,重者可引起化脓性骨髓炎, 影响骨折愈合,严重者合并全身性感染,威胁病人生命。
护理措施:
(1)现场急救及时正确,避免伤口二次污染及细菌进入深层组织。
(2)争取时间,早期实施清创术。
(3)增强病人体质,注意加强营养,及时治疗贫血、低蛋白、营养不良及糖尿病等疾病,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4)使用有效抗生素积极控制感染。
(5)注意观察伤口,伤口疼痛性质的改变常为最早期征象。此外,注意观察伤口有无红肿、波动感,一旦发生感染,应及时进行伤口处理。
(6)对伤口污染或感染严重者,应及时拆除缝线敞开伤口,并实施引流,抗生素湿敷等治疗。
护理问题8:缺乏手术治病的知识
    部分骨折病人需要采取手术治疗,亦有部分病人取得功能复位后没有手术的必要。因此,是否采取手术治疗应根据病情、治疗等情况决定。
护理措施:
(1)对经非手术治疗虽未能达到解剖复位,而已经功能复位达到治疗效果的病人,应体谅其恳切手术的心情,并向其解释治疗的意义及目的,并讲清手术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使病人解除思想顾虑,安心治疗。
(2)对须手术的病人应讲明手术治疗的目的、定义和重要性,通过成功病例的宣传,打消病人顾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取得病人的配合。
(3)向病人讲述术前的注意事项,以保证术前有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睡眠;戒除不良生活习惯如禁烟、禁酒,术前应根据条件做好洗头、擦浴、更换衣服等卫生准备。
(4)向病人介绍术后注意事项,以保证术后能主动配合,如练习深呼吸、床上大小便等。
(5)根据病人的种种顾虑做相应的解释工作,如耽心麻醉意外、医师技术水平等,解除病人的盲目担忧。
(6)向病人家属说明手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使病人家属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护理问题9:应激的心理反应
    因病人的个人性格、年龄、职业、文化修养、社会环境的不同,其心理表现差异很大。特别是伤势较重,可能会遗留较严重的生理功能减退或障碍者,其精神状态势必会受到影响,如忧郁、消沉、悲观失望,过多的考虑到家庭和个人前途等问题,不利于治疗。
护理措施:
(1)有针对性的进行医疗卫生知识宣传教育,及时了解病人的思想情绪活动,通过谈心、聊天,有的放矢的进行思想工作和心理护理。
(2)对截肢、截瘫等遗留严重残疾的病人,要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使之既要敢于面对现实承认残疾,又要树立勇气战胜伤残。
(3)认真帮助病人找出不利于疾病恢复的因素和解决克服的措施,使病人能自觉配合治疗护理。
(4)尽可能早期恢复功能锻炼及康复治疗,鼓励病人从事力所能及的活动,使他们树立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5)护理操作要轻柔认真,在病人面前谈话适当,每天注意向病人报告病情好转的佳音,包括微小的病情进展,不谈有损病人情绪的话。
(6)生活上多关心病人,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对家庭经济较困难而顾虑重重的病人,应同医师协商,从各方面注意节约费用,尽量减少经济负担。
(7)保持生活规律,动员病人积极参与文化生活,如聊天、看书看报、收听广播或录音、看电视、下棋打扑克,以及外出活动等。使病人生活内容丰富多彩,分散精力、克服不良心理。
护理问题10:恐惧
    突然意外的创伤易使病人产生恐惧心理。
护理措施:
(1)护理人员在病人面前切忌表现出惊慌、忙乱、烦躁或不屑一顾的轻视态度,应以良好认真的服务态度,从容镇定的神情,熟练准确的操作技术取得病人的信任。
(2)及时止血、镇痛,使病人脱离生理痛苦反应,从而稳定情绪。
(3)对病人进行有针对性的卫生宣传,简单介绍病情和同类病人救治成功的病例、医院救治的经验及伤病良性转归的可能,使病人建立安全感。
护理问题11:长期卧床引起的畸形
    骨折后长期卧床病人肌张力持续减少,肌肉废用性萎缩,导致挛缩畸形,重则成为永久性畸形。
护理措施:
(1)长期卧床病人应睡硬板床,忌用各种软床。
(2)除根据病情及治疗需要安置特殊体位以外,四肢关节一般应摆放于功能位。
(3)长期卧床病人用砂袋、木板及约束带将足踩固定于功能位,被子等物不要压在足趾上,防止发生垂足畸形。
(4)对瘫痪肢体的关节肌肉要经常按摩、理疗,并注意坚持被动活动锻炼,防止发生关节挛缩、肌肉萎缩等畸形。
(5)骨折病人如病情无禁忌应及早开始功能锻炼,以防止日后发生骨质疏松、关节僵硬等并发症。
护理问题12:生活自理能力下降
    严重骨折、下肢骨折、牵引、手术、截肢、截瘫等病人生活自理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护理措施:
(1)在生活上热情关心病人,尽量满足病人的生活要求,取得病人的信任和依赖。
(2)认真帮助病人饮水、进食、排便、翻身、读书、阅报,直至能生活自理。
(3)做好病室、病床、口腔及皮肤的清洁卫生工作,定期为病人擦浴、洗头、剪指甲、更换衣服床单,使病人感到舒适。
(4)对长期卧床病人,定时翻身、按摩、做好皮肤护理。
(5)注意调节饮食,加强营养。
(6)积极鼓励、协助病人功能锻炼和生活训练,使其早日能够生活自理。
护理问题13:营养代谢失调
护理措施:
(1)尽快纠正病人的悲观、消沉、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建立正常心态,保持健康的心理。
(2)建立规律的生活习惯,定时就餐,定时排便。
(3)鼓励病人进食,伤病或手术早期供给较清淡的饮食;病情稳定后及时调整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
(4)根据病人的生活习惯及口味适当调整饮食,尽可能在病人喜欢的基础上调整营养结构。并保证食物结构多样化。
(5)多食用水果及含维生素多的蔬菜,避免进食易产气的食物,如牛奶、糖等。
(6)注意多饮水,防止便秘。
护理问题14:家庭不能配合
    包括家庭不合睦,探视人员多,擅自将其他医院或含迷信色彩的治疗方法施用于病人。
护理措施:
(1)及时与家属建立联系,取得家属配合,向家属宣传配合治疗的意义,指出家庭关系紧张对病人所造成的危害,使家属明白家庭因素在治疗护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取得家属的密切配合。
(2)治疗期间应严格限制探视人员,即使病情稳定康复治疗时,也应限制探视人员的人数、探视时间,并要使家属明白过多打扰病人将影响治疗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不利于病人的休息及伤病恢复。
(3)绝不允许擅自将其他药物、偏方等应用于病人,干扰正常系统的治疗,并要在早期向家属进行宣传,让家属了解这种做法的危害性。

上一篇文章:高热病人的护理
下一篇文章:高血压病人的护理

  • 相关资讯

友荐云推荐

最热资讯

中山市南朗医院机构概况 

中山市南朗医院院长 

中山市南朗医院简介 

中山市南朗医院招聘启示 

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2014年版.. 

中山市南朗医院副院长 

中山市南朗医院副院长 

南朗医院举行趣味运动会 图片新闻

医院牌坊 图片新闻

妇科阴道镜业务介绍 

南朗医院咨询台导医招聘启事 

设备齐全的ICU病房 图片新闻

优美的园林绿化 图片新闻

新生儿游泳室 图片新闻

中山市南朗医院2013年公开招聘工作人.. 

我与CBA冠军队的缘由 

生命之花绽放 图片新闻

住院大楼二 图片新闻

中山市南朗医院机构设置 

住院大楼 图片新闻

舒适的病房 图片新闻

南朗医院在“医道惟诚,和美共建”.. 图片新闻

广东省事业单位聘用人员审核表 

大医精诚 献爱天使 图片新闻

2013年公开招聘专技岗位工作人员面试.. 

社区科2013年招聘医师公卫启事 

南朗医院医德考评加分、扣分月报表、.. 

2013年6月门诊“好人好事”汇报 

糖尿病病人的心理问题及护理 

夏季易发脊椎病 应少吹空调 

南朗医院中层干部竞岗报名表(2013—.. 

忙碌并快乐着 

十佳护士事迹材料 图片新闻

骨折病人的护理 

高热病人的护理 

注意:5类伤口不能用创可贴 

2013年6月社区科“好人好事”汇报 

生命因有你们更精彩 

十个最实用的止痛妙招 

注意三点可减少体检时辐射 

廉洁行医 医者楷模 图片新闻

产妇命悬一线医护全力抢救母子转危.. 图片新闻

好人一生平安 

秋冬季节交替,谨防脑中风 

节日餐桌上那些食物应多吃 

秋冬:须防秋季腹泻和感冒 

高血压病人的护理 

八种方法使用手机危害生命 

拾 金 不 昧 

中山市卫生系统公需科目培训报名表 

乘车路线
暂无填写

如有疑问请在办公时间拨打以下电话
医疗纠纷投诉电话:23888988
行风投诉电话:23888903
收费投诉电话:23888908
医院邮箱:zssqshzy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