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众发布7月28日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第6个“世界肝炎日”今年我国“世界肝炎日”的宣传主题是“爱肝护肝,享受健康”。对于肝炎,你了解多少? 一、什么是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以疲乏、食欲减退、肝肿大、肝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广泛,发病率高等特点。常见的肝炎病毒有甲、乙、丙、丁、戊型。乙肝和丙肝感染易发生慢性化,危害较大。 三、如何预防病毒性肝炎?1.甲肝、戊肝:加强饮食、饮水、环境卫生管理,注意个人卫生,防止病从口入。2.乙肝、丙肝、丁肝:① 推广安全注射,医疗器械严格消毒,防止医源性传播;② 服务行业用具应严格消毒;③ 加强血制品的管理;④ 注意个人卫生,不共用剃须刀和牙具等用品;⑤ 避免不安全的性接触。3.接种甲肝、乙肝和戊肝疫苗可以有效预防甲肝、乙肝和戊肝。
1. 如何接种疫苗预防病毒性肝炎? 甲肝疫苗:接种对象为≥18月龄的易感人群;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1剂次;甲肝灭活疫苗,间隔6~12个月接种2剂次。 乙肝疫苗:按照“0,1,6”程序接种3剂次,即接种第1剂次疫苗后,间隔1个月及6个月注射第2及第3剂次疫苗。 戊肝疫苗:接种对象为16岁及以上的易感人群,按“0,1,6”程序接种3剂次。 2.哪些人群需要接种乙肝疫苗? (1)新生儿 (2)重点人群:婴幼儿和青少年儿童。 (3)高危人群:医务人员、经常接触血液的人员、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者的家庭成员、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器官移植患者、经常接受输血或血液制品者、免疫功能低下者、易发生外伤者、男性同性恋或有多个性伴侣和静脉内注射毒品者等。 3.为什么要在出生24小时内接种首剂乙肝疫苗? 围产期或幼儿期发生的母婴传播是导致乙肝病毒慢性感染的主要原因。感染乙肝病毒时的年龄越小,发展为慢性乙肝的风险越大。出生后接种乙肝疫苗的时间越晚,感染乙肝病毒的风险越高。 4.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母亲能否用母乳喂养宝宝? 新生儿在出生12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后,可接受HBsAg阳性母亲的哺乳。 5.HBsAg阳性者的家庭成员及其他密切接触者如何预防乙肝? 建议HBsAg阳性者的家庭成员及其他密切接触者进行血清HBsAg、核心抗体(抗-HBc)和表面抗体(抗-HBs)检测,易感者(该3种标志物均阴性者)接种乙肝疫苗。 6.接种乙肝疫苗后需要检测抗体吗? 一般人群不需要进行乙肝表面抗体(抗-HBs)检测。 高危人群建议在接种完最后一剂次(即第三剂次)乙肝疫苗后1~2个月,进行HBsAg和抗-HBs检测。 7.接种3剂次乙肝疫苗后,需要定期加强接种吗? 我国不主张完成乙肝疫苗全程接种并且免疫成功者进行定期加强接种。但对高危人群可进行抗-HBs监测,如抗-HBs<10mIU/ml,可给予加强免疫。 爱肝护肝,享受健康。从今天开始,好好对待我们的肝脏吧。
2016-08-03 宣教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