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有问必答 网上挂号
网站首页
医院概况 医疗动态 医院文化 医学知识 特色专科 就医指南 医院科室 招聘启示 医生列表

登革热及登革出血热

 
来源: 中山市广济医院    时间: 2010/4/8 21:56:00
点击以简体浏览 【字体: 双击鼠标滚动屏幕
   

登革热及登革出血热

[诊断]

一、流行病学依据   发病前两周有流行地区旅居或5~9天前被蚊虫叮咬病史。

二、临床诊断依据

(一)典型症状   急起畏寒、发热,部分呈双峰热型,伴有剧烈头痛、眼球痛、肌痛、关节痛、出疹,少数病例可有心律失常、黄疸、肝区疼痛及烦躁、抽搐、意识障碍、脑膜刺激等中枢神经症状。病情严重者可有鼻、消化道、子宫、阴道等腔道出血及休克征象。

(二)体检   颜面潮红、结膜充血、皮疹、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

三、实验室检查依据

(一)一般常规检查

1、周围血象   登革热病人的白细胞总数起病时即有减少 ,至出疹期尤为明显;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也见降低,并有明显核左移现象,有异常淋巴细胞,退热后一周血象恢复正常。登革出血热病人的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增多,后者见于严重病例及有继发感染者,一般在10×109/L以上。血小板减少,最低可达10×109/L以下。

2、尿常规   可有少量蛋白、红细胞、白细胞,有时有管型。

(二)病毒分离   取早期病人血液,接种于白纹伊蚊细胞株,分离病毒后须经型特异性中和试验或血凝抑制试验加以鉴定,是确诊的可靠方法。

(三)血清免疫学检查   取双份血清作补体结合试验、中和试验或血凝抑制试验,以血凝抑制试验的灵敏性较高,而以补体结合试验最具有特异性。恢复期单份标本补体结合抗体效价达到1:32以上有诊断意义;双份血清效价递升4倍以上可确诊。此外ELISA法检测特异性IgM抗体亦有助诊断。

(四)PCR方法   用来检测登革病毒RNA,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检测时间短等优点,目前已推广应用。

(五)其他   有黄疸者查肝功能及高铁血红蛋白还原率,如后者低于正常值,提示有G6PD缺乏,有出血倾向者,应查DIC有关试验,以确定有无合并DIC。

[治疗]

登革热治疗:

一、一般治疗:

(一)      病房应有防蚊设备。

(二)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

(三)      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二、药物治疗   本病无特异性治疗,一般采用对症治疗。

(一)降温   发热时首先采用物理降温。慎用退热药,以免引起大量出汗,加重血液浓缩及诱发休克。对有持续高热和明显中毒者,可每日静滴氢化可的松100—200mg或地塞米松5~10mg。(二)补液  对有持续高热、中毒症状明显或频繁呕吐,不能进食而有脱水者应及时静脉补液,一般情况下,尽量采用口服补液。有脑水肿者快速静滴20%甘露醇250ml同时滴入地塞米松10mg。呼吸抑制者应用洛贝林、尼可刹米等呼吸兴奋剂。呼吸骤停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登革出血热治疗:

   除按登革热治疗外,还应根据病人情况进行下述治疗。

一、止血治疗   可用安络血、止血敏、云南白药及维生素K等。消化道出血者,可用去甲肾上腺素10mg加入冷生理盐水100ml中口服或凝血酶500~2000mg加入水或牛奶中每2小时口服1次。子宫出血者可用垂体后叶素等子宫收缩剂止血。亦可输入新鲜血或血小板。有DIC者按DIC治疗。

二、休克治疗   参照感染性休克中的抗休克治疗。

三、预防   灭蚊、防蚊是预防登革热的主要措施;对可疑病人应进行医学观察,隔离时间应不少于5天。

[疗效标准]

治愈    症状、体征消失,除抗体检测外,其他试验检查恢复正常。重症者,出院后须继续休息数周方可工作。

· 上一篇文章:爱滋病科普知识
· 下一篇文章:非典型肺炎防治知识问答

免责声明:作品版权归所属媒体与作者所有!!本站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有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