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山健康网
网站首页
学会介绍 新闻动态 专科护士 继续教育 护理荟萃 护理论坛 下载中心 护理常识 医院信息 优质护理 护士注册

1例心搏停搏60分钟病人复苏成功的护理

 
来源: 中山市南朗医院    时间: 2012/5/17 16:50:00
点击以简体浏览 【字体: 双击鼠标滚动屏幕
   

广东省急诊专科护士培训


 

个案护理题目

1例心搏停搏60分钟病人复苏成功的护理                           

 

姓名: 何丽琴            

中山市南朗医院急诊专科护士

 

广东省护理学会门急诊专业委员会

20119——20121

1例心搏停搏60分钟病人复苏成功的护理

中山市南朗医院急诊专科护士 何丽琴

一、病例介绍

  患者江青松,男,43岁,因“持续胸骨后压榨样疼痛3h”于201110271540来院就诊,急查心电图,1543诊断:急性广泛性心肌梗死,1545拟收入住院,在过床过程中,患者突发抽搐,双眼上翻,面色紫绀,意识丧失,颈动脉搏动摸不到,叹息样呼吸,立即行心肺复苏术,电除颤,患者未能恢复自主呼吸,无自主心跳,予以气管插管术,接呼吸机机械通气,肾上腺素、碳酸氢钠、可达龙等药物治疗,自动心肺复苏机持续胸外心脏按压,1650患者恢复自主心跳、自主呼吸,神志转清,1750送入心内科CCU住院,2015送介入室行手术:急诊PIC(经皮冠状A介入)、临时起搏电极植入、IABP (A球囊反搏置管术) 治疗,术中顺利,于2250安返病房。

既往无冠心病史,急性病程。

入院体查:T36P89/分、R20/分、BP132/85mmHg,双上肢血压基本对称,神志清晰,查体合作,头颅无畸形,颈静脉无怒张,心尖区、心底部皮肤见电击后皮损,双肺叩诊清音,心前区无异常搏动叩诊心浊音界,左下扩大,心率89/分,律齐,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无浮肿。四肢肌力V级。

心电图:窦性心律、1AVLV1-V5导联ST段抬高0.15-15mv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29.58*109/LHB159g/L,心肌三项:肌红蛋白>4009ng/mL,肌钙蛋白13.24ng/mL,磷酸肌酸激酶MB同功酶283ng/mL

冠状动脉造影:右冠优势型,开口痉挛,未见狭窄,左前降支开60局限狭窄,近段90局限狭窄,内见血栓形成。

入院诊断:

1.冠心病

急性广泛前壁,侧壁心肌梗死

心室颤动电除颤后

心肺复苏术后

2.急性胰腺炎?

诊断依据:

患者有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如吸烟、本次因“持续胸骨后压榨样疼痛3h”入院,心肌三项:肌红蛋白>4009ng/mL,肌钙蛋白13.24ng/mL,磷酸肌酸激酶MB同功酶283ng/mL,心电图提示:IAVLV1-V5导联ST段抬高0.15-1.5mv,诊断“急性广泛前壁,侧壁心肌梗死明确。

转归:患者于20111111出院,偶有心前区闷痛不适,呈一过性,时间短暂能自行缓解,无呼吸困难,HR64/分、律齐,BP110/56mmHg,双下肢无浮肿,心肌三项:肌红蛋白78.2ng/mL,肌钙蛋白0.98ng/mL,磷酸肌酸激酶MB同功酶12.5ng/mL,较入院明显好转,心彩超显示左室收缩、舒张功能正常,心内科门诊随防。

 

二、护理过程

1、护理诊断:组织灌流量改变

评估:早期主诉胸痛,心前区或胸骨后痛,为压榨性的,剧烈而持久,有濒死的恐惧感,由于患者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开口60局限狭窄,近段90局限狭窄,导致严重的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介入手术IABP(主动脉球囊反搏术)治疗后,心排出量降低致组织灌流减少有创血压偏低。

计划:患者胸痛在入院介入手术后23小时得到缓解,在1周内发作次数明显减少,血压维持130-8060-80mmHg

实施:1.1护理措施应以减轻心脏负荷为目标,绝对卧床休息、平卧位,降低心肌耗氧。

12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持续心电监护,监测血压、平均压、中心静脉压、心律、心率、尿量、24小时出入量,密切观察机械辅助循环的运转情况、监测反搏压、有创血压的变化、心电图的波形等,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或能早期发现并发症的先兆,以便及时用药。

13吸氧2-4L/分,持续4天。

14镇痛,予以吗啡3-5mg稀释后静推,观察有无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及时按医嘱扩冠治疗如:阿斯匹林、波立维等。

1. 5 血管活性药物,多巴胺组液体输液泵维持,速度以血压波动调节。

16手术治疗,行PIC(经皮冠状A介入)、临时起搏电极植入、IABP(主动脉球囊反搏术)治疗。

1. 7手术三天后拔出IABP管,左股动脉穿刺部位按压15分钟,沙袋压迫6小时,拔管后局部无出血、红肿、足背A搏动良好、皮肤温度和颜色正常、血流动力学稳定。

评价:患者胸痛在入院介入手术后3小时得到缓解,住院期间偶有心前区不适,呈一过性,时间短暂可自行缓解,血压维持120-7755-80mmHg

2、护理诊断:焦虑

评估:患者剧烈胸痛、濒死感有关;对患病原因及本疾病的相关知识缺乏,担心疾病的预后。

计划:患者住院期间了解相关知识、配合治疗护理,在一周内主诉紧张感减轻、舒适感增加,情绪稳定。

实施:2.1护士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知识,及时解答患者问题,针对性进行解释和安慰,指导患者做放松技术:深呼吸,全身肌肉放松,出现不适时及时通知医护人员,不要紧张。

 2.2向病人讲明保持良好心理状态的重要性,配合医护人员做好各项治疗,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疾病的痊愈,介紹病人认识同类手术后康复患者,通过"現身"传递良好的医疗信息,减轻病人的焦虑,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3病房保持安静、整洁,温度20-25℃,湿度50-60%,降低各种仪器报警声,护士在操作时动作轻柔、迅速、有条不紊,给患者一种信任咸。

2.4做好患者家属工作,取得合作与理解,鼓励家属参与对患者的护理,主动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

评价:患者住院第二天有点烦躁不安,给予镇静治疗后安静入睡,住院期间情绪稳定,配合治疗。

3、护理诊断:躯体移动障碍

评估:要求绝对卧床休息,行IABP术后患者要平卧位并保持穿刺肢体伸直状态,避免屈曲。

计划:一周内绝对卧床休息,不出现压疮,保持IABP管不要打折、扭曲或牵拉脱出直致拔管。

实施:3.1鼓励患者咳嗽、咳痰,定时翻身拍背,每2小时协肋患者健侧翻身一次,翻身不超过30º,并保持穿刺左腿与IABP管平行。

32患者术后第二天出现烦燥不安,行冬眠疗法:氯丙嗪、异丙嗪镇静。

33适当按摩和被动活动肢体,防止压疮,每4小时按摩术侧肢体15分钟防止血栓形成。

34观察穿刺左脚循环情况:足背动脉搏动、皮肤颜色、皮温、感觉及肢体活动等。

35保持大便通畅,训练床上大便,绝对卧床休息的病人,不能活动,胃肠蠕动减弱,也有的病人不习惯床上排便,而易发生便秘,排便用力会增加心脏负担,诱发心律失常、心衰,宜清易消化饮食,富含纤维素的食物,适当按摩腹部以促进肠蠕动。

评价:患者住院期间未出现压疮,手术三天后拔出IABP管,无意外脱管。

4、护理诊断:有感染的危险

评估:皮肤破损,胸前有一4×5大表皮破损(因急诊心跳呼吸骤停,自动心肺复苏仪胸外按压1小时所致);介入性治疗PIC术后,IABP导管穿剌部位;留置尿管。

计划:胸前皮肤一周内结痂,IABP导管穿刺部位、股静脉穿刺点不发生红肿感染,不发生尿道感染。

实施:4.1每日监测TPT38.5ºC以上警惕感染发生。

42胸前区破损皮肤外科常规消毒后敷安尔碘纱块,每天换药一次,保持局部干燥。

43每日左股动脉穿刺部位换药并观察局部有无红、肿、热、痛等情况,有渗血及污染随时更换敷料。

44保持外阴部皮肤清洁,预防感染,每日早、晚二次外阴消毒,尿袋置于床侧下部,防止倒流逆行感染。

45防止IABP管脱出,在导管10cm处与同一水平皮肤上各划一横线,每班观察两条线是否与对齐。

46遵医嘱按时给予抗生素。

47增加营养,供给足够能量、蛋白质、维生素、水分,避免饱餐。

评价:胸前皮肤三天干燥结痂,左腿IABP导管穿刺部位直至拔管未发生感染,股静脉穿刺点不发生感染,未发生尿道感染。

三、讨论

1、充分认识急诊护士必须具备很高的抢救意识、抢救水平,能够熟练使用各种先进的急救医疗仪器,抢救时做到人员到位,行动敏捷,有条不紊,分秒必争,分工明确,密切配合,本案例患者病情变化快,由发现心梗到出现心跳骤停短短2分钟,在抢救室立即行心肺复苏,医生胸外心脏按压,一名护士开放气道行呼吸球囊通气,一名护士准备除颤仪和气管插管用物,一人建立静脉通道,由于抢救及时到位,患者1小时后恢复自主心跳、呼吸,2小时神志转清,未造成脑部组织明显损害,为后续的治疗并康复出院创造有利条件。

2、心搏骤停立即给予复苏处理,连续、持久、有效的胸外心脏按压部分替代了心脏的收缩功能,达到维持血液循环的目的,本病案使用美国蓝仕威克心肺复苏仪,氧气驱动,压力30-50kg,胸廊按压深度为5cm,按压频率100/分,按压垫置入胸骨中下1/3交界处,该仪器底板贴近脊柱,使所有压力传导到患者身上而不是床垫,其借助胸骨与脊柱直接挤压与松驰心脏,使之产生良好的心泵作用,尚兼有胸泵扩通气作用,由于按压部位准确、压力均匀,连续性和节奏性强,避免医护人员由于徒手复苏按压疲劳而换人引起按压短暂停顿,或者救护者不正确的按压技术致按压深度不够、部位不准确等意外;在急诊抢救时常常存在人力资源不足,自动心肺复苏仪使医护人员可以进行其他抢救操作;再由于心肺复苏仪是气体驱动,不需要用电或者电池,对监护仪及除颤仪工作不造成影响。 

3、注重早期除颤,在发生心跳骤停的患者中约80%为室颤,室颤最有效的治疗是电除颤,及时除颤患者生存机会将大大提高,每延迟1分钟除颤,转复成功率下降7,心跳呼吸停止1分钟内给予心肺复苏术,复苏成功率40-60%,电除颤后可达90%以上,本案例由于在急诊室发生室颤,第一时间给予除颤,反复除颤7次。

4、积极介入治疗,本案例患者经抢救复苏后送入院,立即送介入室行手术:急诊PIC(经皮冠状A介入)、临时起搏电极植入、IABP (A球囊反搏置管术)治疗,[IABP治疗作为机械辅助循环的一种方法,利用球囊在心室舒张期充气,加大主动脉舒张压,从而改善冠状动脉供血和心肌供氧,在心肌收缩前气囊放气,主动脉压力下隆,心脏后负荷下隆,心脏射血阻力降低,心肌耗氧量下降,达到改善心肌功能的目的].术后精心的观察和护理使患者住院期间病情稳定、未出现相关并发症,心功能指标趋于正常,缩短了住院天数,可以步行出院。

5、临床上凡来诊患者心脏骤停、呼吸停止行心肺复苏已历时30分钟者,而出现下列情形是终止心肺复苏的指征:(1)瞳孔散大或固定;(2)对光反射消失;(3)呼吸仍未恢复;(4)深反射活动消失;(5)心电图成直线。本案例患者行心肺复苏从心跳骤停到恢复自主心跳、呼吸达1小时,如果按常规终止抢救或者不作为,患者都有可能造成死亡或不可逆转的脑损害,因此在临床上建议当考虑给予有限治疗或终止维持生命的治疗时,要特别谨慎。

6、由于本案例的抢救过程发生在下午,工作人员加上实习学生和进修人员,人员比较多,个个想参与,在抢救过程中用物摆放比较混乱,行气管插管后操作者找不到呼吸球囊,建议在以后抢救中,用过的抢救仪器放到治疗车上,其他人员不得移动抢救用物,抢救完成后再消毒定点放置。

 

· 上一篇文章:参加《广东省急诊专科护士培训班》学习体会
· 下一篇文章:参加广东省优质护理服务“亮点”展示有感

免责声明:作品版权归所属媒体与作者所有!!本站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有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