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由多种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炎症与气道高反应性相关,通常出现可逆性气流受限,并引起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或清晨发作,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后缓解。目前全球约有3亿患者,我国患病率约为0.5—1.5%,儿童患病高于青壮年,老年人患病率增高。
一、哮喘发病跟哪些因素有关?
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
1、遗传因素:约40%的患者有家族史,哮喘患者亲属发病率明显增高。
2、环境因素:环境中多种因素均可导致哮喘发作,常见的有:
①吸烟:香烟烟雾(包括被动吸烟)是一种重要的哮喘促发因素
②吸入物:如尘螨、花粉、动物皮屑、飞禽羽毛等
③各种化学物质,如甲醛、油漆、甲酸、二氧化硫等
④食物,如鱼、虾、牛奶等
⑤呼吸道感染是哮喘发作最常见的原因
⑥药物:如阿期匹林
⑦化妆品,如唇膏、脂粉、指甲油染发剂等
⑧精神因素、气候变化、运动及妊娠等也能诱发哮喘。
所以,哮喘患者生活中一定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⑴居住环境要舒适、安静,卧室布置应力求简单,不要挂置绒毛饰品,不放置花草,不放置地毯、布艺沙发等有利螨孳生的物品。
⑵卧室要多开门窗,空气要清新流通,避免烟雾、香水、空气清新剂等具有浓烈气味的物品,避免吸入过冷、过干、多尘埃的空气。
⑶对可清洗的卧具如床罩、被套等要经常清洗,并用55℃以上甚至100℃热水烫洗以杀死螨虫,被褥要经常日晒,也可使用电热毯减少床铺的湿度,减少床铺螨虫的孳生。
⑷饮食清淡,易于消化,有选择地“忌嘴”,晚餐不宜过迟、过饱,不宜进食刺激性和含食物添加剂的食物和饮料。
二、哮喘发作有先兆症状吗?
哮喘发作前常可能出现鼻粘膜痒、流涕、打喷嚏、咳嗽,继之胸闷或胸部紧迫感,常在夜间或清晨发作,一旦出现应警惕哮喘发作。
三、单一咳嗽是不是哮喘?
喘息通常被认为是支气管哮喘的主要症状,但近年来,人们普遍认识到咳嗽
可以是哮喘患者的主要或唯一症状,并将以咳嗽为主要或唯一症状的哮喘称之为“咳嗽型哮喘”。
咳嗽型哮喘患者的咳嗽常剧烈,以陈发性痉挛性干咳为主,偶咳少量白粘痰,常在夜间或晨起发作,影响睡眠。吸入冷空气、运动可诱发或加剧,部分患者在发作时伴轻微喘息,间有胸闷,既往常有典型哮喘发作史,或有个人过敏史,或常患有过敏性疾病,如荨麻疹、皮肤湿疹、过敏性鼻炎等,过敏原皮肤试验常对一种或数种抗原呈强阳性或阳性反应,应用抗炎、化痰止咳药物无明显疗效,而用平喘药如茶碱类疗效显著,发作性咳嗽常可显著控制。
四、如何防治运动性哮喘?
运动性哮喘患者,多在剧烈运动以后2----5分种发生典型的哮喘症状,胸闷、气短、呼吸困难,重者紫绀,烦躁不安,大汗等,诱发因素为运动。运动性哮喘的重点在于预防。运动之前吸入b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气雾吸入,或在运动前2小时口服此类药物可预防发作,维持作用时间4---5小时。另一种方法是运动肖吸入色甘酸钠,也同样有效,吸入后可在4小时内预防哮喘的发生。还有是运动前含服硝苯地平,可使60%的哮喘患者免于哮喘发作。糖皮质激素药对预防运动性哮喘通常无效。运动性哮喘治疗十分有效,故不需禁止运动,相反,鼓励患者参加适合自己的运动,可降低完成一定程度的活动所需的通气量,因而目前认为运动是运动性哮喘治疗方案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五、缓解期哮喘病人需不需用药?
由于哮喘是一种气道的慢性炎症性疾患,因此,在哮喘发作得以有效控制,支气管痉挛完全级解以后,并不等于哮喘治愈了,因为气道炎症是长期存在的,哮喘是一种需要长期用药的慢性疾病。实践证明,吸入性皮质激素剂量小,使用方便,能有效预防哮喘发作,控制气道炎症,是可以长期使用的药物,常用的有普米克(布地奈德)和 舒利迭(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吸入药物的剂量及变换药物或停药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不能自行改变。哮喘患者应学会常用平喘药物的使用方法,按需使用B2受体激动剂,知道何时应去医院寻求医疗帮助。
哮喘控制的目标为:①无(或≤2次/周)白天症状,②无日常活动(包括运动)受限,③无夜间症状或哮喘憋醒,④无(或≤2次/周)需接受缓解药物治疗,⑤肺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⑥无哮喘急性加重。
缓解期患者为避免哮喘发作,应避免接触过敏原和化学刺激物,常见的触发因素有:病毒感染,变应原、如室尘螨(在床上用品、地毯和有化纤垫充的家具上)、有皮毛的动物、蟑螂、花粉和霉菌、烟草、烟雾、空气污染、运动、剧烈的情绪变化和接触化学刺激物等。
六、什么是妊娠期哮喘?
哮喘虽然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任何状态的人群,但某些特殊人群哮喘的发生机制以及造成的影响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妊娠期哮喘由于涉及到母子两人的健康平安,更是受到人们的关注。
一般认为,妊娠对哮喘影响可分三种情况,即哮喘加重、减轻或无变化。轻度哮喘大多不影响妊娠的进展,中度哮喘能正确及时的处理,也可能不影响妊娠的进展,但若有下列因素存在时,却不可避免地会加重哮喘:①哮喘未能得到有效控制,②接触胎儿抗原或感染触发使哮喘加重。
无论哮喘对妊娠的影响有或无,大与小,但其对于胎儿来讲大多都是不利的,凡是控制不良的中度或重度哮喘,可能因发作时的体内缺氧而导致胎儿低氧血症,使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这样早产儿、低体重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畸形等发生率将会增加,甚至造成胎儿死亡。据统计,妊娠合并哮喘的胎儿围产期死亡率大约为3.2%--5.9%,因此,妊娠哮喘不容忽视。
目前认为,怀孕对哮喘的影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①机械性因素的影响:随着子宫增大、横膈升高,胸廓横径增大,使呼气贮备量和功能残气量降低,潮气容积增加,也可增加氧耗,但由于膈肌活动度和胸壁肌辟没有受到影响,所以这种机械因素尚不致加重哮喘发作,然而却可加重哮喘发作时的低氧血症。
②怀孕后内分泌系统变化的影响:妇女怀孕后内分泌系统发生复杂的生理变化,其中孕激素、雌激素的增加可以影响气道平滑肌的紧张度,从而参与哮喘发病的调节,特别是孕妇体内前列腺素F2a较敏感,易造成哮喘发作,此外,有人还发现孕妇哮喘发作与她体内的IgE含理有关,正常孕妇的IgE降低,如果哮喘孕妇的IgE增高,则预示她的哮喘可能加剧.
哮喘发作对孕妇和胎儿影响的程度关键取决于能否有效地控制哮喘发作,目前常用的控制哮喘的药物大多数对孕妇和胎儿没有明显的副作用,经合理治疗并良好控制哮喘发作的孕妇,一般在妊娠全过程不会引起流产、早产、滞产和难产,大多数孕妇都能较顺利地安全渡过整个妊娠期而正常分娩,轻度的哮喘发作对胎儿的影响不大,新生儿分娩时的评分数和出生体重与正常孕妇分娩的新生儿没有明显差别。如果孕妇哮喘较长时期没有得到控制,会引起孕妇和胎儿的严重并发症,孕妇会发生先兆子痫、妊娠高血压、剧吐、阴道出血和难产,胎儿在子宫内生长迟缓、过期产、低体重等。如果哮喘严重发作,会造成孕妇和胎儿严重缺氧、功能紊乱,导致出生的新生儿体重降低或神经系统不正常,有的甚至威胁孕妇和胎儿的生命,围产期的死亡率也比正常分娩高出2倍,因此,哮喘孕妇应该注意纠正孕期能不用药就不用药的错误观点,把控制哮喘作为主要目标,降低哮喘对于胎儿和自身的危害。
七、治疗哮喘,别患四种错误?
哮喘是常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是由于气道的慢性炎症导致气道痉挛收缩,从而出现哮喘的各种症状,目前吸入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哮喘的主要方法。一般来说,只要规范治疗哮喘,大部分哮喘患者都可以达到临床痊愈,但是很多哮喘患者由于治疗不正规,用药不恰当,导致哮喘反复发作,因此在哮喘的药物治疗过程中,哮喘患者千万不要犯下列四种错误:
错误一:拒绝使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
有些患者害怕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拒绝使用糖皮质激素 ,包括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或者仅在发作的时候使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实际上,吸入型糖皮质激素由于作用于局部,全身副作用很少,大量的临床试验证明:长期吸入中等量的糖皮质激素是非常安全的,而单靠发作时吸入糖皮质激素无效,正确的方法应该是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作为维持治疗,预防哮喘发作,因为哮喘的气道炎症是长期存在的,只有长期抗炎治疗,才能控制哮喘。当然,在气道炎症得到控制时,可以逐渐减少吸入激素用量,用最少的剂量达到最佳的控制。
错误二:长期用激素或长期服用“偏方”
有些患者与之相反,长期口服泼尼松或地塞米松来控制哮喘症状,或者长期用不正规的复合制剂—“偏方”,而这些“偏方”中往往含有激素。虽然这样用药,哮喘症状能得到控制,但长期服用激素却带来了很大的副作用,如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骨质疏松等。事实上,大部分哮喘患者用吸入糖皮质激素都能得到很好的控制,无需长期口服激素,建议这些患者去正规哮喘门诊就诊,在医师指导下逐渐停用口服激素或停用不正规复合制剂—“偏方”,改用吸入激素,但不能擅自停药,否则会引起哮喘发作。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患者在长期吸入激素的过程中出现哮喘急性发作时,应及时就诊,在医师指导下短期内静脉或口服激素,以控制哮喘症状。
错误三:过分依赖B2受体激动剂
在门、急诊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哮喘患者动不动就吸入B2受体激动剂。一支沙丁胺醇气雾剂常常用不到一周,但哮喘还是控制不好。其实,哮喘患者在急性发作时,由于存在气道收缩,需要用支气管扩张剂,以扩张气道,缓解症状,但是,如果不同时积极抗炎治疗,由于气道炎症没有得到控制,仍会反复出现哮喘症状,造成不可逆的气道狭窄,而且长期使用B2受体激动剂,会造成B2受体功能下调,从而使B2受体激动剂的作用减弱,导致反复频繁使用,而副作用则随着药物剂量的加大而增多,现在医学上把吸入型B2受体激动剂称为“急救药”,顾名思义是在急性发作时使用,而平时只需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维持治疗即可,一旦气道炎症得到控制了,就不会经常有急性发作,也就不需要使用B2受体激动剂来“急救”了。
错误四:盲目使用抗生素
有些患者一旦哮喘发作就要求医生使用抗生素。事实上,导致哮喘发作的原因很多,可由于过敏、劳累、情绪激动、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等因素所致,只有细菌感染才需要使用抗生素,其它情况下使用抗生素都是滥用,所以当患者在哮喘发作的同时,有咳嗽、咳黄痰、发热等呼吸道感染症状时才有必要使用抗生素,其它情况下则不必要使用。
![]() |
最新评论 |
[中山健康网网友] | 点击返回顶页
2013/2/23 14:08:53 |
||
![]() |
||
[中山健康网网友] | 点击返回顶页
2011/2/5 21:31:01 |
||
![]() |
||
[中山健康网网友] | 点击返回顶页
2011/2/5 21:31:00 |
||
![]() |
||
[中山健康网网友] | 点击返回顶页
2011/2/5 21:30:57 |
||
![]() |
||
[中山健康网网友] | 点击返回顶页
2011/2/5 21:30:55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