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济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 郭卫东
肛门因其在人体特殊的部位和解剖结构,而造成肛肠疾病的特殊性,无论从刚刚学步的幼儿到年迈的老人,都可以患此种病症,又因其部位的特殊和患者对其认识不足,有些病人患病后难以启齿,从而错过了最佳治疗的机会,导致病情久治不愈,病人非常痛苦,在此,就肛肠科的常见病作一简要介绍:
肛肠疾病的分类有很多种,如痔疮、肛裂、肛瘘、息肉、脓肿甚至直肠癌等。
在解剖方面,肛管与直肠由齿状线分界,齿线以上为直肠,齿线以下为肛管长约3.5cm,齿线上有6—10个纵行直肠柱(肛柱),其内有同名静脉丛,内痔即因此静脉丛曲张、扩大形成。直肠之间由肛瓣相连,并形成肛窦,肛腺开口于此处,当它发炎或阻塞时就可以形成肛门脓肿,当肛瓣因大便干结等撕裂后,即形成肛裂,肛乳头炎等。
痔就其病因而言,有肛垫下移学说和静脉曲张学说,都同便秘、妊娠等有关,痔又以在齿线上下部位分三类:内痔、外痔、混合痔。内痔分为四期,从一期到四期逐一加重,患有内痔后出现便血症状就是因大便干燥、饮酒、食刺激性食物引起,长期血便可以致贫血。内痔发展到后期,就会出现痔块突出,轻者仅有大便时脱垂,便后可以自行回复,重者即用手推回,更严重时长期脱出肛门外,回复困难,病人无法正常生活和工作,苦不堪言。单纯的内痔无疼痛,当其脱出嵌顿后,就会出现水肿、感染和疼痛,到后期致肛门扩约肌松驰,直肠分泌物从肛门流出,致瘙痒,肛门湿等。
治疗方面:痔无症状时不需治疗,只需注意饮食,保持大便畅通,保持会阴部清洁即可。当内痔发展到三、四期时就需治疗,方法分为注射治疗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又分为外剥内扎法、痔环形切除和急性内痔嵌钝的手术治疗。肛裂是齿线经下,肛管皮肤层的小溃疡,大部分位于后、前正中线上,若有多个裂口,则其可能与克隆氏病、溃疡性结肠炎等有关,肛裂形成的原因为大便干燥,用力过猛齿线附近的慢性炎症等引进,可以表现为肛乳头肥大、肛裂、前哨痔“三联征”,以及血便。治疗原则是:软化大便,保持大便畅通,制止疼痛,局部坐浴、肛管扩张等,对久治不愈者即行手术治疗。肛周脓肿因肛腺阻塞形成,其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行切开引流。如可能并发肛瘘者应同时行挂线术,脓肿经治疗后有可能使脓腔同肛管、直肠黏膜相通,经久不愈形成肛瘘,这时,也要行手术治疗。
为了预防肛肠疾病的发生,建议要加强肛门及会阴部卫生、养成经常清洗肛门及会阴的习惯,要保持大便畅通,少食刺激性食物,少饮酒,多食水果,蔬菜等粗纤维食物,防止大便干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