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基本概念:
绝对湿度,指一定体积气体中含有的水的质量;相对湿度,指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气体饱和状态时含水量的百分数。
二、 气道管理中为什么要重视气道湿化,气体湿化不足可以引起:
1. 破坏气道纤毛和粘液腺。
2. 假复层柱状上皮和立方上皮的破坏和扁平化。
3. 基膜破坏。
4. 气管、支气管粘膜细胞膜和细胞质变性。
5. 细胞脱落。
6. 粘膜溃疡。
7. 气道损伤后反应性充血。
最终导致粘膜纤毛清除功能受损,小气道塌陷,肺不张。损伤的程度与无湿化气体通气时间成正比。
三、 过度湿化则可以造成:
1. 湿化器温度过高,可以引起气道粘膜温度过高或烧伤,导致肺水肿和气道狭窄。
2. 如果吸入的气体没有加热,但呼吸道给予大量水分,会由于需要蒸发消耗热量导致体温下降、体液负荷增加、粘膜纤毛的清除功能减退及大量粘液需要清除,超过粘膜纤毛的清除能力。
四、 机体可以耐受的湿化程度:
机体可以耐受的湿化程度很难确定。健康人正常情况下,等温饱和分界线(即吸入气体达到37℃和100%饱和的位置)刚好在气管隆突以下。对吸氧、机械通气等病人而言,理想的湿化是在同样的位置重新建立等温饱和分界线。但不是所有情况下都是必需的。
维持正常粘膜纤毛功能可能需要绝对湿度为>33 g/m3.
五、 常用的湿化装置:
理想的湿化器应当具有以下特点:
1. 吸入气管的气体温度为32-36℃,含水量33-43 g/ m3,(43 g/ m3即37℃时湿度为100%)
2. 在较大范围的气体流量内,气体的湿度和温度不受影响,特别是高流量气体通气时。
3. 容易使用和保养。
4. 多种成分混合的气体都可以湿化。
5. 自主呼吸和控制通气都可以使用。
6. 具有自身安全机制和报警装置,防止温度过高、过度脱水和触电。
7. 本身的阻力、顺应性和死腔不会对自主呼吸造成负面影响。
8. 吸入的气体能保持无菌。
(一) 冷水湿化器
1. 简单、便宜但效率低。
2. 新式仪器能达到100%湿化,但气体没有加热或甚至温度有所下降。
3. 对已经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该种湿化器不能提供适当的湿化。
(二) 热水湿化器
1. 吸入气体通过湿化罐
2. 经过湿化罐的气体含水量高,常常>43 g/m3
3. 水温控制稳定,在管路内可以冷化至37℃时吸入气相对湿度为100% 。
4. 加热线路可以在供气管路中,以维持预先设定的气体温度和湿度。
5. 泡沫型湿化器水泡产生的微滴,是潜在感染源。
6. 气体在软管中传送时,每10 cm传送管道,温度下降1度。
7. 在气道分泌物粘稠和带血时尤其应当加强湿化,儿童和新生儿湿化需要超过4天。
其局限性主要有:
1. 湿化温度过高可能会导致核心体温升高及过度湿化。
2. 可增加呼吸功能。
3. 湿化器可能会因细菌繁殖导致感染。目前的证据显示湿化并不是医院内感染的主要来源。
4. 旧式湿化器湿化的气体可以在管路中冷化,出现气管环路内水分变冷凝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