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有问必答 网上挂号
网站首页
医院概况 医疗动态 医院文化 医学知识 特色专科 就医指南 医院科室 招聘启示 医生列表

关怀文化

 
来源: 中山市广济医院    时间: 2010/4/28 10:01:00
点击以简体浏览 【字体: 双击鼠标滚动屏幕
   

 

企业文化是一种从实际从事经济活动的组织之中形成的组织文化。它所包含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意识形态和物质形态均为该组织成员所共同认可。它与文教、科研、军事等组织的文化性质是不同的。它是一个企业单位做事习惯,每一个人都要融入企业文化当中去。

企业文化是一个很难写的题目,因为几乎每个爱想点事的人都各有一套关于企业文化的理论,要想写得让大家看了觉得有道理,放弃自己原先的理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先来看企业文化的教科书定义。MIT的施恩(Eegar Schein)1992年的《组织文化和领导力》一书迄今为止是这个话题的权威:文化是一群人在解决适应环境和内部团结的问题时习得的、成体系的一系列基本预设(Basic assumptio卓有成效ns)。这些预设在实践中,所以被认为是正确的,被当作解决问题时正确的感知、思考和感觉(Perceive, think and feel)的方式教给新成员。他还有一个著名的说明文化的三个层次的睡莲模型(Waterlily model)——水面上的花和叶是文化的外显形式,包括组织的架构和各种制度、程序;中间是睡莲的枝和梗,是各种公开倡导的价值观,包括使命、目的、行为规范等;最下面是睡莲的根,是各种视为当然的、下意识的信念、观念和知觉。简而言之,企业文化是基于预设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产生制度,约束行为。  
   

人们时常可以见到这样两种截然相反的现象:薪资丰厚,职工的抱怨却很多,即使离开了公司,还在不停地数落公司的“罪状”;薪资水平一般,但职工队伍稳定,对单位满意度很高,职工即使辞职了也会经常联系,甚至还能“回娘家”看看。造成这两种局面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企业内部是否建立了“关怀”文化。
  这种“关怀”主要表现在工作、生活方面。西方管理研究的著名事件“霍桑试验”表明,员工的工作绩效很大程度上与团体内部的情绪有关。在企业内部建立“关怀”文化,有助于使员工的情绪保持在较为理想的水平上面,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团队凝聚力。当组织内部发生冲突的时候,就可能导致员工在工作上的矛盾深化,还可能加深在生活当中的隔阂。人的情绪和认知不是完全一致的,管理者应该做出及时的调控。  
  从能力上面看,有些老员工可能不能再胜任更高的工作,职位的高低和头衔的不足都可能成为引发他们离职的原因,因而这个群体的被尊重需求也不可忽视。如果企业内部存在“关怀”文化,就会使得这一类员工的心理得到满足,从而提高他们对团体的忠诚度,并使他们成为组织里面稳定发挥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关怀”文化可以从很多小事做起。比如在同事生病的时候问寒问暖,为单身同事搞一次周末聚餐,给处于恋爱初级阶段的年轻人放上一天的“恋爱假期”,或者在情人节发放“恋爱津贴”,为年老的员工组织定期的体检。这些不仅需要企业统一安排,也提倡同事之间发自内心的关怀行动,形成自发互帮互助的风气。
  

让关怀别人成为每个职工的需求和习惯,必定能使相互关怀成为润滑剂,从而使企业的发展更顺畅。我想广济文化也应该包括“关怀文化”。  

周毅

· 上一篇文章:没有了
· 下一篇文章:《广济医院共同愿景》解读

免责声明:作品版权归所属媒体与作者所有!!本站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有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