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有问必答 网上挂号
网站首页
医院概况 医疗动态 医院文化 医学知识 特色专科 就医指南 医院科室 招聘启示 医生列表

抗爱滋病药物介绍

 
来源: 中山市广济医院    时间: 2010/4/8 21:58:00
点击以简体浏览 【字体: 双击鼠标滚动屏幕
   

NRTI(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1.Zidovudine(AZT,ZDV,齐多夫定) 

药理作用:

为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为胸腺嘧啶核苷类似物,其中3’叠氮基取代胸腺嘧啶核苷的3’氢氧根,这种改变阻止在该位点的磷酸二酯键形成,而这是核酸链形成所必需的。半衰期:1小时;脑脊液与血清浓度比为0.6。

药物剂型:

300mg片剂、100mg胶囊。

用法用量:

推荐剂量为每天三次,每次200mg或每天两次,每次300mg。

注意事项:

食物可减少恶心。

副作用:

头痛、头晕、厌食、恶心、粒细胞减少症、贫血、肌痛、手脚指甲色素沉着

 2.Didanosine(ddl,去羟肌苷,惠妥滋)  

药理作用

为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化学成分为2’,3’双脱氧肌苷。半衰期:1.6小时;脑脊液与血清浓度比为0.2。

药物剂型:

口服,包括粉剂和咀嚼片,粉剂有100mg、167mg、250mg,咀嚼片有100mg、150g、200mg。

用法用量:

每次125~200mg 每日二次;体重>60kg  400mg 每日一次,体重<60kg每次300mg每日一次。

注意事项:

空腹服药,每剂2片嚼服,或溶于>30ml水中口服,避免过量饮酒

副作用:

末梢神经炎、胰腺炎、腹泻、皮疹、头痛、发烧、恶心,有胰腺炎史或嗜酒者慎用。

3.Zalcitabine(ddc,扎西他滨) 

药理作用:

为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化学成分为二硫卡钠,可以增强HIV感染时的免疫功能,但最新研究表明使用该药无免疫调节作用。 

禁忌证:

①禁用于对其任何成分在临床上过敏的患者。②用药期间禁止饮酒。 

药物剂型:

可以口服或静脉给药,口服胶囊150mg。 

用法用量:

每次0.75mg,每天三次。肾功能不全时调整剂量。静脉缓慢给药时无明显不适,但快速给药时可以出现不适、呼吸困难。用药期间不能饮酒,否则可以产生解酒硫(一种治疗慢性酒精中毒药物)样症状(恶心、呕吐、发热)。 

注意事项:

①外周神经炎,预先应警告患者其表现并予警惕,发生率为17%一31%,可根据具体情况减量或停药.故避免与引起外周神经炎的药物同用,如ddi、d4T。③其他不良反应:包括口腔食道溃疡、胰腺炎、肝炎、恶心、呕吐、腹部不适等。

副作用

末梢神经炎、胰腺炎(<1%)口腔溃疡、头痛、恶心、皮疹。

4.Stavudine (d4T,司他夫定,赛瑞特)  

药理作用:

为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化学成分为2,3双脱氧-3-脱氧胸腺嘧啶。半衰期:1.4小时;脑脊液与血清浓度比为0.4。

适应证:

 

禁忌证:

禁用于对其任何成分在临床上过敏的患者。与AZT共同使用有相互拮抗作用,共同竞争细胞内磷酸化。

药物剂型:

胶囊30mg、40mg。 

用法用量:

40mg,每天2次。体重<60kg 30 mg每天2次  

注意事项:

避免过量饮酒。 

副作用:

末梢神经炎、恶心、腹泻

5.Lamivudine(3TC,拉米夫定) 

药理作用:

为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其成分为核苷类似物—2’,3’双脱氧-3’胞嘧啶,是天然核苷类似物的(-)对应体。半衰期:5.0-7.0小时;脑脊液与血清浓度比为0.06。 

药物剂型:

片剂,150mg 

用法用量:

每次150mg,每天2次。 

副作用:

一般耐受性好。ss 

6.Abacavir(ABC,阿巴卡韦)

药理作用:

为强力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是一种鸟嘌呤核苷类似物,通过充当DNA链合成终止因子来发挥作用。半衰期:0.8-1.5小时;脑脊液与血清浓度比为0.18。 

药物剂型:

片剂,300mg。 

用法用量:

每次300mg,每天2次。 

注意事项:

一旦停用,不要再次服用,以免引发过敏反应。 

副作用:

恶心、皮疹、头痛、腹泻、厌食、头晕、过敏反应(3%)。

7.Combivir (AZT/3TC)

药理作用:
 

含两种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其临床效果优于单一用药。两者应用有协同作用,均是HIV逆转录酶的竞争抑制剂,主要抗病毒活性通过单磷酸形式渗入病毒的DNA链中,导致病毒DNA链不能合成。 

适应证:
 

适用于HIV感染(成人及12岁以上儿童),有进行性免疫缺陷(CD4<500/u1)者。能明显降低疾病进展的危险性和死亡率。 

禁忌证:
 

①禁用于对其任何成分在临床上过敏的患者。②禁用于中性粒细胞<0.75×109/L或血红蛋白<75g/L的病人。 

药物剂型: 

口服白膜片,每片含300mg Zidovudine和150mg Lamivudine。

用法用量:
 

推荐剂量每次l片,每天2次。可与或不与食物同服。如需调整某一种药物的用量时应分开服用。肾功能不全时调整剂量。必要时应分开服用,以便于调整剂量。 

注意事项:
 

①血液学变化:可以发生严重的贫血或骨髓抑制。当血红蛋白低于90g/L需要调整剂量,建议用药最初3个月最少每两周查一次血常规,以后每月查一次。②妊娠最初3个月禁止服用该药。建议中断哺乳。⑦肝功能异常及酸中毒,若转氨酶水平迅速增高,进行性肝大或明显乳酸酸中毒,应停止服药。④其他常见副作用,两者合用与分别用任何一种的注意事项相同,无特殊作用。

NRTI(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1.Nevirapine(奈韦拉平)

药物作用: 

Nevirapine与ZDV、ddI、ddC和ritonavir合用时不必调整剂量,与indinavir合用会使indinavir的作用降低。Nevirapine不能与酮康唑合用,与西米替丁或大环内酯类(CYP3A家族细胞色素P450同工酶抑制剂)合用会使nevirapine的血浆药物浓度升高,因此nevirapine和依靠CYP3A进行代谢的药物联合应用时,应注意药物疗效的监测。

禁忌证: 

对该药成分过敏的患者禁用。经过该药治疗已经出现严重的皮肤反应,包括Stevens-Johnson综合征,因皮疹引发的发热、水疱、结膜炎、肌肉关节痛等应停药。 

剂量与用法:

200mg 口服 每日一次×l4天,然后200mg 口服 每日两次。

副作用:

皮疹、斯-约综合征、发热、恶心、头痛、腹泻、厌食、嗜睡。

2.Delavirdine(地拉韦定) 

药物作用:

该药属于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多用于联合治疗。半衰期:2-11小时;脑脊液与血清浓度比为0.20。 

药物剂型:

片剂100mg。 

剂量与用法: 

400mg口服 每日三次。

注意事项:

饭前或饭后口服均可。 

副作用:

皮疹(常可自愈)、头痛、厌食、恶心、中性白细胞减少症。

3.Efavirenz(EFV,施多宁)

药理作用:

该药属于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半衰期:52~76小时;脑脊液与血清浓度比为0.0026~0.012。 

药物作用:
 

Efavirenz与nelfinavir和indinavir联合用会使他们的浓度降低,因此联合应用indinavir的剂量是1000每8小时一次。Efvirenz应避免和阿司米咪唑、西沙比利和安定同时应用。 

药物剂型: 

胶囊200mg。

剂量与用法:

600mg,睡前服。

副作用:

置favirenz临床耐受性好,用药初期会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头晕、多梦、精力不易集中,晚间服药会减轻这些副作用。

PI(蛋白酶抑制剂) 

 

1.Indinavir(茚地那韦,佳息患)

 

药理作用: 

—种特异性蛋白酶抑制剂,有效地对抗HIV-1。

 

药物剂型: 

胶囊200mg,400mg。 

 

药理作用:

—种特异性蛋白酶抑制剂,有效地对抗HIV-1。半衰期:1.8小时。

 

药物剂型:

口服给药,胶囊400mg,200mg。 

 

用法用量: 

推荐剂量为每8小时800mg口服,治疗开始时必须从每天2.4g开始。

 

副作用:

恶心、腹泻、疲乏、肾结石、高胆红素血症、头痛、脂肪代谢障碍、高脂血症。 

 

2.Saquinavir(沙奎那维) 

 

药理作用:
 

是一种强效和高选择性蛋白酶抑制剂。与其他核苷酸衍生物不同,不需经过代谢而直接起作用。半衰期:13.2小时;脑脊液与血清浓度比为>90。 

 

药物剂型: 

胶囊200mg。

 

药物剂型: 

1200毫克,每天三次。

 

注意事项: 

空腹服药,每天饮水>2L,低脂肪高蛋白食物。

 

副作用:

腹泻、头痛、腹胀、高脂血症、脂肪代谢障碍。 

 

3.Ritonavir(利托那韦)

 

药理作用:

是一种强效蛋白酶抑制剂。 半衰期:3-5小时。

 

药物剂型:

胶囊,l00mg。 

 

用法用量:
 

600mg口服,每日两次,与食物同服,可增强耐受性。为减少不良反应,建议逐渐加量。从每日300mg用起。与ddi同服间隔2小时以上。 

 

副作用:

腹泻、疲乏、集中力减退、高脂血症。

 

4.Nelfinavir(奈非那韦): 

 

药理作用:
 

是一种蛋白酶抑制剂。通过抑制多聚蛋白gag-pol的裂解,从而产生无感染性的病毒。半衰期:3.5~5小时。 

 

药物剂型: 

片剂,250mg。

 

用法用量: 

荐剂量,750mg每日三次或1250mg每日两次,与食物同服。

 

副作用:

腹泻、疲乏、集中力减退、高脂血症。

 

5.Amprenavir(安普那韦)

 

药理作用:
 

是一种蛋白酶抑制剂。通过抑制病毒编码的蛋白酶,导致处理gag和gag-pol无能,产生无功能病毒。 

 

适应证: 

治疗HIV感染。 

 

禁忌证:

禁用于对其任何成分在临床上过敏的患者。 

 

药物剂型:

口服给药,胶囊,50mg、150mg,口服液,15mg/m1。 

 

用法用量:

有50mg和150mg两种,常规每次1200mg,每天2次。可与或不与食物一起同服,但不能与脂类同服。 

 

副作用:

恶心、腹泻、腹胀、皮疹。

 

 6.Kaletra(Lopinavir十Ritonavir) 

 

药理作用: 

为蛋白酶抑制剂。抑制细胞色素P450和糖蛋白蛋白转运系统。

 

药物剂型:

口服给药,胶囊,133.3mg Lopinavir十33.3mg Ritonavir。口服液,80mg Lopinavir十20mg ritonavir,适合儿童使用。 

 

用法用量:

400mg Lopinavir十100mg ritonavir,每天两次,和食物一起服用。

 

注意事项:

①转氨酶升高。②高血糖。③脂肪重新分布和脂质代谢异常。④血友病患者服用容易引起出血。⑤口服液可以延缓酒精代谢。⑥虚弱无力。⑦其他副作用:恶心、呕吐、腹泻。

 

· 上一篇文章:霍乱
· 下一篇文章:两 对 半

免责声明:作品版权归所属媒体与作者所有!!本站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有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