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传递
——中山市人民医院护理队伍抗震救灾纪实
中山市人民医院 护理部
对于每一位中国人而言,2008是不寻常的一年。这一年中,我们抗击了百年一遇的大雪灾,我们看到了奥林匹克圣火在中华大地传递,我们遭遇了8.0级的大地震,我们举办了历史上最成功的一次奥运会……。回顾过去,我们经历的太多,失去的太多,也收获了无数的感动与喜悦。
在抗震救灾中,和无数人一样,我们人民医院的白衣战士、白衣天使们演绎了“大灾有大爱”的动人情怀。
前奏
他们,是一群普通的护士,终日穿梭在病房,默默无闻。
他们,是孩子的母亲,是母亲的孩子,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
他们,更是一群可爱的白衣天使,面对灾区同胞们,伸出了友爱之手,浇灌了幸福之花。
他们,就是我们人民医院的护士兄弟姐妹们,用自己的行动谱写了一曲爱的大合唱!
备“战”进行曲
“人民医院将收治部分灾区同胞。”一得知这个消息,我院各级领导各部门迅速展开骨二科的部署工作,第一线的护士们也踊跃报名,主动请缨希望加入到骨二科的护理队伍中。一场备“战”进行曲在人民医院拉开了序幕。
由于灾区伤员大部分是骨科病人,所以骨科的医护人员就成为骨二科的主体力量,医院也迅速调集了10名护士进行支援,其中8名是四川人,组成了骨二科护理组。外科ICU护士许康梅就是支援队的一员,她的孩子还不满一岁,按规定她尚处于哺乳期,本不需要上夜班。但一听到要组成支援队的时候,立即向领导请缨,加入支援小组,参与三班倒,她曾说过“我是四川人,在这个特殊时刻,我要和我的同胞在一起,给他们力量,给他们做最好的护理。”骨一科梁燕嫦护士长、骨二科岑广芬护士长得知消息,迅速组织骨科全体护理人员召开紧急会议,带领大家立即投入到骨二科病区的布置工作中。这其中有人是下夜班后第一天,有人是休息期间,有人是刚下班。但大家都积极响应,铺被子、套枕套、布置治疗室、换药室……,一直工作到晚上11点多,虽然很辛苦,但大家都不觉得累。正如梁护士长所说的“能有这样一个机会为灾区同胞们服务,我们觉得很荣幸,我们一点儿也不累,我们要把病区布置成一个温馨的家,让他们有回家的感觉。”
病房协奏曲
第一批伤员们是5月23日凌晨零点30分到达医院的,“抬车床、过床、送检查、做治疗……”这一切的一切都进行的有条不紊。虽然这其中很多医护人员白天已经上了班,又在病房等待了一整夜,但此时并未觉得疲惫,仍然干劲十足,都巴不得能把伤痛一下子从伤员们身上除去。整整忙碌了几个小时,病区渐渐安静了下来。此时,我不经意看到墙上的时钟,已经3点多啦。病房中的病人已经做完治疗、检查,已经打上了吊针,受伤的孩子们已经入睡,同行的大人们悲伤的脸上也浮现出欣慰。病房只留下上夜班的医生、护士,人群逐渐散去。望着大家疲惫的身影,我想,大家真的累了,但内心一定充实而温暖。
随着第二批病人的到来,我院共收治灾区伤员20人,这其中有年仅6岁的孩童,也有白发苍苍的老人,虽然他们与医生、护士们素昧平生,但很快大家就亲如一家人。
来,我们一起走进骨二科病区吧!病区墙壁上贴着温馨的标语“这里就是你们的家,我们都是你的家人”“我们都是你的家人,有啥子事你和我讲”。护士站明亮整洁,护士们个个面带微笑。病房里,有的护士小心仔细的做着治疗,有的护士用普通话或四川话和病人及家属进行交流,给小孩们讲故事。
伤员中有一名叫胡文俊的12岁小男孩,刚入院时右下肢伤口感染很严重,每次医生给伤口换药时引起的剧烈疼痛都会导致他大声、痛苦的叫喊;看到这种情形,大家真是急在心头。护士哥哥姐姐们常到病房陪小胡聊天,倾听他的诉说……,伴随着医生的正确治疗、护士的精心护理,慢慢的,每次换药时小胡的叫喊声越来越小啦,也慢慢变开朗啦。会说,会笑啦!
关爱圆舞曲
从灾区同胞们在医院接受治疗开始,本院领导以及很多医生护士们都相继来看望伤员及家属,给他们带来鲜花和礼物。每个孩子病床上都堆满了叔叔阿姨、哥哥姐姐们送来的玩具、书、娃娃,哥哥姐姐们不仅仅送来礼物,还和小朋友们一起玩,帮女孩儿扎辫子,给男孩讲立志故事,告诉他们要乐观勇敢的面对人生,用实际行动告诉他们“我们永远和你们在一起!”
四川灾区严重缺水,病人们又经过长途跋涉,头发上早已结满了一层厚厚的灰,他们到来的第一天早上,护士姑娘们便为他们擦身、洗头发、剪指甲……。一位患者家属深情的握着护士的手,哽咽着说“你们对我们太好了,谢谢你们,你们就是我们的亲人啊!”
伤员们住院期间正逢端午节到来,院领导指示各部门要让灾区同胞们度过一个愉快温馨的端午佳节。护理部在了解四川端午节风俗之后,联合有关部门准备了具有中山特色的龙兜粽、咸蛋等传统食物以及花生、瓜子、糖果等小朋友喜欢的小零食,作为端午节的礼物送给伤员及家属。6月8日,一大早,护理部主任、骨二科主任、护士长以及医生护士们齐聚一堂,和我们的四川同胞们共同度过了一个愉快的端午佳节。
离别伤怀曲
第一批返川伤员是6月17日离开中山的。离别前夕,医院为他们举行了一个小型的送别会,大家都很开心,但又有点失落。医生护士们为伤员的康复开心,为他们能重返家园开心,又有几分不舍。几位伤员将早已准备好的留言册逐一请医生、护士写上留言,“小潇潇,你很可爱,希望你每天都开开心心,记得很姐姐常联系阿!”“小胡,你是个坚强的孩子,记住哦,不许哭!” ……,虽然大家留下的只是简短的话语,但却真挚而朴实。
17日凌晨5点多,夜色还没褪去,晨光依然朦胧,医院肿瘤中心后门送别的人却一点也不少,骨科的刘主任、曾主任、梁护长还有很多医生、护士以及尚未出院的15名伤员和家属早早就等候在这里,当承载5名返乡伤员的汽车缓缓开动时,大家拼命挥手道别,一直说着祝福的话语。这时,我看到有不少医护人员默默地转过身去,悄悄擦拭着眼角,脸上满是不舍之情。
前线援助曲
随着住院伤员们陆续出院,我院的属地治疗告一段落,但工作并未结束。6月29日,我院四名医护人员踏上了奔赴四川的路程,其中包括两名男护士黄永贵和吴贵春。他们此次去的任务主要是参与灾后防疫工作。
虽然他们离开中山千里之外,但却和医院一直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他们所记录的“援蜀医疗通讯”使我们了解到他们的生活,感受到那片废墟上真挚的情感。
因为条件有限,他们没有水冲凉;因为道路破坏严重,他们需要常常需要徒步几小时开展工作;因为看到的满目苍夷的画面,堂堂七尺男儿也落下热泪。下面就让我们跟随部分他们的文字,一起走进他们的生活与工作。
“来到灾区支援工作已经一个多月了,在这片遭受了巨大劫难得土地上,每天都在发生着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我无法一一记述,我只想把自己所见到感动自己的事记述下来,供志同道合者分享及自己回忆”。急诊科副护士长黄永贵在自己的日记里写下了这样的话。在对一户人家随机进行食品安全检查时,看到了一个地震后5天出生的小孩子,他记下了这样一段文字“此刻,他正在睡梦中甜蜜地笑着。也许,我们所有人所做的一切,正是为了这一刻,为了这些孩子的甜蜜的笑脸!而这,也恰恰正是我们不远千里来到这里工作的最好的回报!”
像这样的文字太多太多,每天像雪花片般从前线投递而来,虽然去前线的只有4个人,但人民医院1900多职工却无时无刻不感受着在那里发生的一切一切。
黄永贵等4名援川卫生员8月底陆续返院,距离上次看到他们已经过去将近2个月了,他们黑了、也瘦了,问他们苦不苦,累不累,他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这辈子能有次这样的经历、这样的感动,值!
爱的合奏曲
“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这是人间的春风,这是生命的源泉”,涓涓细流可以汇成大海,真挚的爱可以温暖心灵。正是你、我、他都伸出了友爱之手,这首“爱的合奏曲”才演绎得如此沁人心脾,让人感动。
他们,很平凡,按他们的话说,“我们只做了一点儿应该做的事情”。他们,不平凡,因为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写了一个大大的“爱”。他们,是爱的使者;他们,最美丽的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