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背医院突发事件中群体伤的应急预案模拟演习
坦背医院 毛燕萍
群体伤:是指突然发生的交通事故、工伤、自然灾害、爆炸以及群体斗殴等引起的大宗伤员伤亡。群体伤通常为同一或一种以上的致伤因素同时造成3人次以上的伤员。
12月24日15时,由院护理部组织在急诊科进行了一次重大交通事故抢救的应急预案演练。
14时52分,在坦背同茂工业区发生一起重大的交通事故:一面包车与一小车相撞,造成1人重伤,2人骨折,4人轻伤,被救护车分批送到医院,医院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打开绿色通道进行抢救,整个急救演练过程及时有序。
演练前准备工作:
(1) 演练前1天向相关部门及有关领导通报,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2) 演练前物资准备:急救车上的仪器性能完好,抢救药品齐全;分诊台备好病人识别腕带、病历、检查单、验单、登记表格、标记卡、血压计、听诊器等;药房药品充足;后勤物品准备充分。
(3) 参加演练的模拟病人在演练前组织培训,加强安全意识,避免发生不良事故。
(4) 总务科要备好相机、摄像机,做好拍摄工作。
演练流程:
急诊科接到电话
↙ ↘
报告医务科/护理部 救护车出车
↓
上报以院长为组长的突发事件指挥中心
↙ ↓ ↘
医疗组 护理组 总务科
李雄 陆宏霞 梁伟军
↘ ↓ ↙
启动救治批量患者的应急预案来组织实施
↓
评估、总结、修订预案
抢救中由护理部陆宏霞主任为总指挥,急救小组组长毛燕萍为副总指挥,设协调登记组、分诊组、抢救组、清创组、留观治疗组和护送组。组员既有急诊科护士,又有院应急小组成员。在演练的过程中急诊科的全体护理人员和急救小组的成员在护理部和护士长的领导下定岗、定位、定责,出色地完成了演练任务。
陆宏霞主任负责决策和指导抢救:负责向领导小组汇报工作,执行领导小组的指令,协调各组做好救治工作。
1、协调登记组:毛燕萍。负责信息登记、数据的统计及汇报。
2、分诊组(检伤分类组):肖淑芳、彭招平。对群体伤员进行快速检诊法:采用
出迎伤员,边看、边问、边检查、边分类、边处理、边护送至相应救治区。
3、抢救组(红色区:危重伤员):刘利云、潘卫霞、温汝翠。遵守先重后轻、先急后缓的原则,实行预见性护理措施。刘利云负责吸氧(包括呼吸囊的使用)、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潘卫霞负责心肺复苏;温汝翠负责建立静脉通道,遵嘱正确用药及患者的病情记录。(利用点滴时间给予家属精神安慰)
4、清创组(黄色区:中度损伤伤员):曾雪冰、吴颖欣。负责包扎止血固定,配合医生清创缝合。(利用点滴时间给予精神安慰)
5、留观治疗组(绿色区:轻伤伤员):李文婷、卢淑芬、李敏。负责患者留观及输液的处理。李文婷负责测量生命体征,以及记录临时医嘱和护理文书书写、收集和保管病历资料,记录患者转科和转诊情况。卢淑芬、李敏负责患者的输液。(利用点滴时间给予精神安慰)
6、转送组:吴小琼、陈楚妮。负责院前出车并按先重后轻的原则分流,负责患者送检及送住院工作。(利用点滴时间给予精神安慰)
2012年12月24日
组长在布置工作 全体急救成员在等候伤员到位
分诊组出迎伤员 抢救组将伤员安全过床
心肺复苏 医护配合默契
黄色区 清创组检伤、包扎
绿色区 治疗组同事忙而不乱
陆主任在总结工作 为我们成功的演练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