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护士节系列活动报导四
为了弘扬南丁格尔精神,挖掘身边感人的事迹,展示护理人员良好的职业风采,护理部举办了“优质护理 情暖患者”为主题的征文比赛。护士们通过文字把工作、生活中记忆深刻的点滴事件或者对护士职业的理解和感动表达出来,让更多患者与同行感受到优质护理服务在我院开展的情况,让更多人了解护士和护理工作在保护生命、减轻痛苦、增进健康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全院共有32篇文章参加评比,通过专家评委综合评分,共评出优秀文章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10名。
武大的樱花开了
武大的樱花开了,老弟有很好的相机和技术,很想我去,我也很想去,可是没有时间。真如歌词里说的:有钱的时候没时间,有时间的时候没有钱。工作了才真的感受到,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虽然我们也是每周休息两天,但大多数时候却没有周末。很多病人逢年过节的时候,总会说,总会问,明天休息了啊,今天怎么还上班啊。只有付之一笑,大年三十也只是一个上班和打几个电话的日子啊。这几年医院招人真的很多很多了。但护士长还是说,我们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有人休息,就要有人帮你上班。我们的休息大多是因为夜班。不得已的时候,谁都不忍心说要休假,真的想家了,也得攒着,攒着假期,攒着感情。
上夜班的时候,整个城市都睡了,我们醒着忙碌着,绷紧一根弦。下夜班的时候,整个城市从美梦中醒来,我们却要沉沉的睡去……
以前不明白的事情和道理,现在明白了。譬如:工作为什么不是种运动。
小时候的课本上,刻意地宣告三个群体是高尚的:人民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人民解放军是最可爱的,白衣天使是救死扶伤的。可是当你真正成为其中一员,才赫然感觉到想象的光环全都陨落了,剩下的都是实实在在的东西,实在的就像柴米油盐,实实在在要做好的,实实在在要克服的,实实在在要遵守的,实实在在很无奈的。就连救死扶伤也成了一个过程,一个目标,而不是结果。
不记得谁说过,嫁给一个人,就是嫁给一种生活。现在觉得,选择一种职业,就是选择一种生活。
记得小时候,上语文课的时候,老师教育我们要助人为乐,把帮助别人当做是一种快乐。
长大了,学医了,实习了,更加体会到,助人为乐,不仅仅是把帮助别人当做是一种快乐,还在于助人本身就是一种快乐。这也符合:人之初,性本善吧。钱文忠教授说这个本,不是本来,不是根本,不是本质,是向的意思。人的本性是向善的,正所谓:人之向善,犹如水之就下。人人皆有向善的本性,满足了向善的本性,就能愉悦我本快乐为原则的本我。
人吃五谷杂粮,自会生百病。太史公曰: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在一个人叫天不应、叫地不灵、六神无主、手足失措的时候,我们接过接力棒,报以镇定和希望,就能给予家属安慰,给予患者力量。所谓医者,父母心,就是这么来的吧。在外科,肝脾破裂,也能将你从死神手中拉回来。在骨科,腿断了,腰折了,依然还你跑跳的心愿。在产科,实现你当妈妈的愿望,就像电视剧中演的,“恭喜恭喜,母子平安”。在ICU,早日实现你接地气的愿望……
能够让患者病痛着进来,微笑着健康的出院,是每个医务工作者的心愿和努力的方向。患者的微笑和肯定,是我们最大的成就。记得我在骨科工作以来遇到的最大的一个急诊手术,急诊护士递给我一个用手套包着的东西,你递我就接,中途被告知,是块骨头,心里还是戈登了一下。那是个坚强的让我想起,电影中那些面对老虎凳、辣椒水都坚贞不屈的共产党员的形象的病人。他说我这一百多斤就交给你们了,你们说怎么办就怎么办。那种信任和对家人的宽慰,让我深深震撼,更深感责任重大。就是一座山,我们也要去扛,不管能不能扛得起,我们都要去努力。
那次有个病人是急诊手术,我拿着资料去找家属签名,家属很担心,紧张的手发抖,我说签这里,她问哪里哪里。我把她握笔的手放到要签字的地方。不知道是不是紧张的眼前都只是一片光亮的白了。她签的字,歪歪扭扭,都没绝对卧床的病人签的字工整,就像一只喝醉了的蜈蚣,颤颤歪歪地伸着不等长的腿。回到手术室,医生在做手术,我就在用棉签清洗病人脸上的血迹。虽然有血迹并不代表受伤的轻重,但却是一个非常大的感官刺激,会让亲人担心百倍。我们小小的举动,也许能拂去他人心中的一片担忧的阴霾。想起郑主任的那句话:我们是那些容易感动别人的人。
几天没大便的病人终于解出大便了,我们高兴;拔了尿管的病人,解不出,通过诱导终于排尿了,我们高兴;开放性的伤口长肉芽了,粉粉的,红红的,我们高兴,在外科时,那个三个月没有进食,靠营养液维持生命的病人,开始进食了,解出成形的大便了,测血糖时扎出的血不是那淡淡的红色了,瘦了几乎一半的体重,但面色开始红润了,看到这些我们感到高兴……这些高兴都是发自心底的,既是对自己工作的肯定,更是为病人的好转康复而高兴,是由衷的高兴,微笑会从心里溢到嘴角眉梢的高兴。
跟同学说,我给病人抠大便了,肠道粘膜软软的。同学说,你们这是积德啊。这样的事情,不一定天天做,但有时候也一天做几个。还记得这边给病人抠大便,那边病人掏了钱就往身后的便盆里扔。
自从开始实行优质护理,把护士还给病人后,我们的工作做的更精更细了。从责任制护理模式的转变开始,从病人口服中药时发的一颗陈皮开始,我们更细致更全面的关注病人的病情,饮食宣教和功能锻炼也不再是单方向的传达,而是负反馈的询问,让我们自己知道工作做到了哪一步,哪个程度,能及时的再次跟进。我们也在实践中不断摸索,解决实际问题,大家的热情和主人翁的意识也提高了,制作的抗反牵引力的木墩也取得很好的效果。中医操作的开展也让中医院更加中医,更富有特色。这些新鲜意识和做法的开展,就像射入我们心里的一缕阳光,极大地调动了我们的积极性。
如果说,人之初,性本善。只要提供一个好的环境。就可以激发人人向善的本能。别说要把患者当成上帝,这些假大空的话,而是实实在在,待人以真诚,本分做事,尽职尽责就可以了。就像孔圣人也从来不提倡和宣扬以德报怨一样,以直报怨就很好了。做不到的事情不去宣扬,既然说的出,就要做得到。建立信任和真诚,这才是和谐的开始啊。就像歌中唱得:如果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其实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理解,世界就是美好的人间。或者说理解也是一种爱。作为医务工作者,能理解患者及家属的心情和痛苦,能多点体会他们的担忧和无助。作为患者,能多点尊重和配合,多点冷静和思考。护患之间多点沟通,多点理解,总会步调一致,关系和谐。我们面对的是共同的敌人,我们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本该如此的。
记得以前上大学时,别人问,你去成都那么远的地方,就是为了学护理啊,我说是啊。工作了,别人问,你去中山那么远的地方就是为了当护士啊,我说是啊。还有一个人问,你是大学生还当护士啊,我说是啊,我就是为了当护士才读大学的啊。“你们护士就是问问大便吗?”我说是啊,民以食为天,吃的下和拉得出,都是天大的事儿。护士的工作虽然琐碎,但也是关系着健康的大事儿。事无巨细,我们都关注着,就像哨兵,绝不松懈。
武大的樱花开了,网上看到了老弟传的照片,好美啊,想起一首歌:你是我的眼,替我看遍这樱花烂漫。
中医院骨一科王俊英
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
题记:春天,不是季节,而是内心!
有人说,内五科是一个新兴的如朝阳一般发展的科室,也有人说她的手心里捧得是夕阳的患者,这很矛盾。其实不矛盾,我只是想告诉您,内五科就是肿瘤科。而我则是肿瘤科一名普普通通的护士,在这里我想用我普普通通的字眼来描述那些一点点化开的春天。
我们科室收治的病人多数是肿瘤晚期患者,病情重、对未来亦是满含失望。所以从建科之始,我们就秉承“优质护理”的理念,从治疗上服务患者,从内心上关怀患者。在接到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之后,我们更是深感责任重大,为全面提高护理服务水平,我们按照责任制整体护理管理模式,实行分组包干。在这护理中,就有了我们和患者的亲密接触,也有了那些慢慢温暖的春天……
如果我离开了,有人会唱歌吗?
小悦悦是我们科室目前最小的一名患者,不到九岁,这个年龄的孩子总会让人情不自禁的沉醉在记忆的小河——那些童年时期的美好,那些或者调皮甚至无赖都会让人的内心掠过喜悦。但是他却患得了脑瘤,不能行走,不能上学,不能赖在父母的怀里撒娇,总是很平静的躺着或者坐着。每次我们打针,尤其是皮下注射的时候,大人都忍受不了的疼,小悦悦总是皱紧眉头很坚强的说不疼。其实,怎会不疼,怎能不疼。这样的好孩子,总是让人看在眼里疼在心上。
小悦悦的病情比较特殊,做化疗的时候,既要静脉化疗又要通过埋在头皮下的“化疗药盒”推注化疗药。刚开始,科室里的护士不了解“化疗药盒”的具体用法,只能着急的请教护长解决难关。护长了解情况之后,马上备齐了用物,一切按规范化操作迅速扎针,抽取脑脊液,溶药推注冲管,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班后,护长就组织全科室护理人员认真学习了这项技术,人人把关人人过关。
有人说,护士只是打打针什么的,没技术没含量的。可我们的护长不这么认为,她说护理事业永远不是人们所说的那么简单,要想让患者满意让自己满意,只有加倍付出。作为科室护理的领头人,她主动根据每个人的特长以及性格特点发挥能动性、积极性,要求每个人都具有过硬的技术。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因此她在工作中处处做好表率。她深深懂得,护士的服务质量和业务水平关系到医院的形象和社会效益,团队的整体素质关乎着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后来小悦悦病情变化,免疫力降低、发烧、咯痰……一切的一切都显示着不可逆转的未来,亦显示着他父母愈加深刻的悲伤。有一天,病房的电视里恰巧播放汶川大地震的画面,很多孩子围成一个心形为遇难的人们哀悼哀歌,那歌声悲伤而绵长。突然,孩子抬起头问身旁的爸爸:“如果我离开了,有人会唱歌吗?”
那一瞬间,我泪流满面……我在心里暗暗发誓:孩子,如果你离开了,姐姐会唱歌给你听的,好多护士姐姐都会唱歌给你听的。
我的心里落满沉重,我的眼里全是平静。
何婆婆,是我主管的一名肺癌患者。她总是不声不响,安静的很默然。她有四个女儿一个儿子,经常陪伴她的是她的小女儿。而她的小女儿总是眼睛红红的,泪光闪烁;婆婆的眼角亦是挂满落寞。
我知道这样对婆婆的病情很不利,上班的时间忙忙碌碌很难抽出较多的时间专门做心理工作。而我们的护理恰恰就很需要这样的心理关怀细节关爱。所以我下班的时候专门去和她聊天,而我也终于知道她满溢的悲伤。她告诉我她的父亲去年八月份刚刚过世,得的是一样的疾病。现在母亲又住进了医院——很短的生存期。她说父母一世辛劳,安心做好人,却也逃不过命运的追寻。到老了,匆匆离开,都没有时间来享受儿女的清福。而其实,我的父亲也刚刚于一个多月前过世,那种凄凉还有无奈,真的没法诉说。没有失去过的人,我想,是体会不了那种无奈的。但是,越是控制不住的泪水越是要控制越是要坚持啊……!
我建议他们兄妹几个轮流照看婆婆,这样他们可以调节可以控制心情,对婆婆的病情也会有很大帮助。后来,很明显,老人的情绪有了很大的改善。每天我们交接班还有我们进行护理操作的时候,婆婆都会微微笑的和我们打招呼,偶尔更会称赞我们很能干之类的,话语简朴,但是让人感到很满足。
而后,婆婆病情突然加重,我参与了抢救工作,婆婆仍然是去了。灯光洒在她平静的脸上,很安详。我把婆婆未闭的眼睛慢慢合上,告诉她她所有的孩子都来了都在她身边,她可以安心的去了……
科室里大多数都是这样的老人,儿女孝顺,陪伴老人的时候都是戚戚然。每当这个时候,我总是一瞬间的略过自己,有过失去才要更坚强,更坚强的加强自身的感情控制,即使内心落满悲伤,我们的眼里也只能全是平静。这样,在做护理工作的时候才能随时保持冷静的头脑,有条的处置,细心地工作。
您看到我的笨拙,我看到我的执着……
黄阿姨是大年初三那天入院的,由于得的是肠癌,在家里有过很久的腹泻,结果刚刚入院的时候整个肛周还有臀部全部都是水肿溃烂的。我深知这种疼痛的难言之隐,马上在做好隐私工作之后帮阿姨清理好肛周和臀部,然后配合了用药和物理治疗。忙完之后,一身大汗。因为那个时候有孕在身,行动不便,特别是弯腰和蹲着工作时很不自如。黄阿姨和她的家属十分感动,直说好孩子好姑娘的。我告诉黄阿姨,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不只是我,换做任何一名护士都会一样认真细致的对待的。
在科室里,对生活能自理的病人,我们做得更多的是健康教育,从入院直到出院,我们始终和患者及家属们进行温馨的交流,认真倾听他们的诉说。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我们细化基础护理服务项目,把以前由家属干的活现在护士承担过来。从整理床单元到协助更衣、更换被服;从定时翻身、拍背到加强肢体功能锻炼;从避免护理并发症发生到病情观察等,均有质量标准、操作流程,确保落到实处。同时我们还认真讲解饮食配合药物治疗的重要性,不厌其烦,反复的叙说得到患者的配合。
虽然每天工作很辛苦,但当看着患者舒适地躺在整洁的病床上,安心的接受治疗,大家一天的劳累全部烟消云散了。有的时候,人往往执着的做某些事情,例如护理事业,不为别的,为的是自己的心。
您看到我的辛苦,我看到我的光芒……
六床的陈阿公是一位病情保密的患者,家里的亲属对他关心的无微不至,特别是他的老伴儿陈阿婆。以前她总是在针水剩下很多的时候一遍一遍的按呼叫器,为什么呢?因为她说姑娘总说马上到马上到,结果很久都还不来,所以我们就提前叫咯。我知道,推说忙是借口,这只能说明患者对我们的不信任。
现在呢,虽说上午是治疗最繁忙的时候,但是我们改变了工作模式——由过去的呼叫器响了、家属或患者呼叫后才能见到护士,转变成现在的护士不断巡视病房,主动及时的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患者们越来越信任护士了。我们对病人的称谓也由以前的几床或某某某,转变成爷爷、奶奶、叔叔、阿姨或张老、李老,病人听起来觉得亲切,有犹如在家的感觉。陈阿婆对我们的态度也大有改观,看我们跑来跑去,心疼的说:姑娘休息一下吧,不着急真不着急,说句实话,我也有女儿,在家都是宠着爱着,生怕受一丁点儿委屈。你们和我女儿差不多大,却这么懂事,对我们这么用心,真是太不容易了,作为长辈,我们心里感动啊!”
很明显,在沟通和交流中,我们增进了医患感情,减少了矛盾,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患者对医务人员的感激也悄然发生改变,送给护士的感谢言语明显增多,一句句表达的都是对护理人员热情服务、精心护理和辛勤工作的真挚的谢意。
这个世界上的爱有千百种,有的是为了追寻,有的是为了报答,而我们,是为了自己的心。俗话说,“三分医疗,七分护理”,我们优质护理的路途还很远,我们会不断地学习,努力把工作做到尽善尽美,让病人舒心,家属放心。 我们科室凝心聚力,提升服务水平,为病人创造优质温馨的示范病区,把优质病房的各项工作推向新台阶,让患者满意。
如今,每天身着整洁的职业装,带着亲切的微笑,来到病人床边嘘寒问暖的我们,成为科室各病房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幸福,不是状态,而是感受。春天,不是季节,而是内心!那么,那一点点化开的春天,您感受到了吗?
中医院内五科杨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