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山健康网
网站首页
学会介绍 新闻动态 专科护士 继续教育 护理荟萃 护理论坛 下载中心 护理常识 医院信息 优质护理 护士注册

清酒煮佳诗

 
来源: 中山市第三人民医院    时间: 2010/8/12 11:46:00
点击以简体浏览 【字体: 双击鼠标滚动屏幕
   

——浅论唐代诗人的酒气才思

酒是人们酿造的琼浆玉叶,诗是人们酝酿的文学奇葩。中国是世界上酿酒与饮酒最早的国家之一,也是一个古老的诗国。历史上很多文人墨客一喝酒就想到赋诗,而他们的诗中又饱含着酒的文化。在酒文化中,不得不提的应该是唐代。唐代是我国酒文化与诗歌创作登峰造极时代,其酒诗的成就也尤为突出。

唐代诗人爱写酒诗,我们耳熟能详的有李白斗酒诗百篇”。看来,李白不仅是诗仙,也是酒仙。而我们熟知的杜甫嗜酒不亚于李白,特别是他的咏酒诗成了绝唱。与李白同代的爱酒诗人,先后还有贺知章、孟浩然、王昌龄、白居易、刘禹锡、李商隐、等等。从唐代诗人嗜酒,诗歌繁荣,可以看出当时诗酒交融的盛况。

诗与酒的缘分难离,酒似乎成为了唐代文人的亲密伴侣,而赋酒成诗也成为了诗人抒发心情的一种最直接的方式。这皆因为,酒酣方能助诗兴,酒后方可吐真情;诗人离不开美酒,而美酒往往伴随着诗人。难怪诗仙李白要“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酒是抒发情感和发泄忧愤的杯中之物,亲友聚散少不了酒,壮志难酬也离不开酒,所以酒是诗作的重要源泉。

借酒气而集才思,抒发情感。唐代诗人把自己对人生的感悟、感叹和感想,全都在酣饮美酒后痛快淋漓地抒发出来。王维的一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含蓄的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情谊,用酒来劝慰,感情更为突出。杜甫的“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权审的“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刘长卿的“人好千场醉,花无百日开”,那都是酒前的一种人生感概,大有人生短暂,及时行乐,忘却忧愁之感。

借酒香而消愁解忧。唐代很多诗人都有以酒解除忧愁、消除烦恼的习惯。李白说: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便是李白借酒与明月清影共饮,想用一醉来忘却自己心中的忧愁苦闷和孤独寂寞。白居易的“杜康能散闷,萱草解忘忧”,刘希夷的“原逢千日醉,得缓百年忧”,所表达的都是以酒排解忧愁。王昌龄的“醉别何须更惆怅,回头不语但垂鞭”,想解酒解离别之愁,稍减惆怅。当然,酒非万能,有时,一醉也非能解千愁。正所谓“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复愁”,有时,美酒不能解真愁,如李绅的“愁不解颜徒满酌,病非伤肺为忧怀”,满杯的美酒还是解不了满怀的心病。不过,倘若能解酒消得万古愁,也是一件酣畅淋漓的美事。

借酒劲而鼓舞助兴,开怀欢笑。中华民族每逢遇到乐事喜庆的事情,常会举杯庆祝,喝酒助兴。诗圣杜甫经常都无法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应该满腹忧愁才对,但是他也离不开酒似的,也乐于饮酒助庆: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借酒醇依依惜别,会亲别友。唐代很多诗人都是重感情、讲义气的性情中人,悲欢离合少不了酒。杜甫的“取醉他乡客,相逢故国人”,与故国人他乡相逢,所以要开怀畅饮。李白的“欲别心不忍,临行情更亲。酒倾无限月,客醉几重春”,写酒后的离别,亲情浓厚。以酒诗馈赠亲人朋友,更添惜别时的真情厚意。

酒不醉人人自醉,唐代诗人有时会陶醉于美酒之中,忘怀天地。李白就是这方面的佼佼者:“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杜甫在为众诗人画像的《饮中八仙歌》中生动地描绘李白: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是李白陶醉于美酒佳酿的最佳写照。“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醉卧不知白日暮,有时空望孤云高”等的诗句都反映了当时唐代诗人这种自我陶醉的心境。

华夏几千年,酒和诗结下了不解之缘,唐代的酒诗也相当风行。唐代诗人们借酒气激发才思,把酒文化融入诗文化,诗酒交融,就像用清酒烹调出来的佳诗,把物质的酒和精神的诗有机的结合起来,也就成就了一首首传世的酒诗佳作。诗人举杯畅饮抒发各种情怀,可以说,酒为唐诗增辉添色,唐诗也给酒赋予新的内涵。清酒煮佳诗,佳诗传千古。

                    

                                                                 刘凤怡

· 上一篇文章:奉献
· 下一篇文章:暗恋

免责声明:作品版权归所属媒体与作者所有!!本站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有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