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山健康网
网站首页
学会介绍 新闻动态 专科护士 继续教育 护理荟萃 护理论坛 下载中心 护理常识 医院信息 优质护理 护士注册

中山市PICC维护网络专家组赴上海兄弟医院参观学习纪实

 
来源: 中山市护理学会    时间: 2010/4/7 23:22:00
点击以简体浏览 【字体: 双击鼠标滚动屏幕
   

中山市PICC维护网络组、中山市人民医院静脉治疗小组    简黎

3月24日,春寒料峭,我们全市5家医院(中山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市博爱医院、小榄镇人民医院、陈星海医院)的PICC维护网络专家组的成员在市卫生局护理专干胡小青、潘燕青及市护理学会秘书长的带领下去了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及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PICC专科门诊参观学习,在护理专科管理、质量控制、教学培训、科研等方面收获颇多,还在诊室设置、分诊流程、专科门诊人员的管理等方面汲取了宝贵的经验。
  由于行程很紧,还未放下行囊我们就直奔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因PICC导管的适应症主要是肿瘤病人,所以该院的PICC专科门诊规模特别大,拥有固定护理人员10名,诊室分置管间、维护间与准备间,同其他门诊一样每天全天开诊,该专科门诊不但承接了全院的PICC置管、门诊病人的PICC导管以及输液港的维护,还负责全院PICC维护人员的培训和进修人员的培训工作。我们去参观时,看到导管维护室固定有5个维护位置,每个位置后面均有一个呼叫器,5名护士齐刷刷的坐着认真地帮患者进行维护,维护完成后护士只要按下呼叫器,后面的患者就自己进来,感觉非常的整齐有序,该院门诊信息化服务做得比上海很多老牌医院前卫,前来进行导管维护的病人都可以提前网上预约或电话预约,到门诊后也是采用电子叫号,避免了就诊秩序的混乱。这个门诊最忙时一天可接待300多名患者,如此多的病人护士能做到忙而不乱都归功于信息化的功劳。因为飞机的晚点以及交通拥堵的原因,我们到医院时已经快要下班了,所以我们和该院的护理部主任及护理同仁只是做了短暂的交流,其他部门我们也没有去参观,但这家医院的管理很规范、很大气的感觉却在脑海中挥之不去。

第二天我们参观了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PICC导管专科门诊——“邢红工作室”。该院的管理者具有较前瞻的眼光,于2001年就开设了护理专家门诊,并大胆地以护理专家邢红的名字命名,“邢红工作室”的名气在全国护理界都是非常响亮的。护理部方芳主任和邢红老师在会议室与我们进行了交流,邢红老师就其医院如何筹建静脉输液专科门诊、组建IV Team,如何进行人员的管理培训、外院会诊、对外宣传及今后的发展方向我们做了交流,我市护理学会PICC维护网络专家组组长陈影洁也就我市人民医院医院静脉输液专科小组的发展情况、导管门诊的开设情况及我市PICC维护网络情况进行了交流,因PICC导管作为一项静脉输液的新生事物,并不被基层医院的护理人员所了解,为了方便病人,使各镇区的病人可以就近维护并保证质量,我市护理学会组建了中山市PICC维护网络,在各镇区医院各设立一名联络员,经我市PICC维护网络专家组统一培训,在各镇区医院开展PICC维护网络站点,为病人提供方便、规范的服务。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专家们对我市专科护理的快速发展以及PICC维护网络的组建感觉到很惊叹,她们说上海的各大医院现在还是各自为政,大家各管各的病人,没有什么合作意识,很多二甲医院根本不知道PICC导管 ,更不懂得导管的维护,加上上海的交通又特别拥堵,患者有时为了导管的维护要付出很多的时间成本和交通成本,建立一个维护网络其实对医院、对患者、对社会都极有好处,但是维护人员的培训非常重要,上海护理学会也有过此意向想联络各大医院成立维护网络,但是还不知如何运作,对我市静脉输液方面的工作进展给与赞许。

接着我们去参观了大名鼎鼎的“邢红工作室”, 好在方芳主任事先给我们打了预防针,但是我们还是对“邢红工作室”的“袖珍”与“简陋”程度到惊叹,更惊叹邢红老师的工作能力和宣传的力量,以及上海人这种“夹缝中求生存”的韧性。这里的信息化程度和前一家医院根本无法相比,患者数量相比也是非常悬殊(1年门诊维护例次5000左右,我院都有7000多),但是其名气和社会认可程度远远超过前一家医院,看样子我们今后也要加大宣传的力度,推广静脉输液新技术、介绍新经验、展现专科护理的实力。

这次参观学习既增加了我们与兄弟医院之间的友谊,还学习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更使我们明白了自己所处的位置,夜郎自大故不可取,妄自菲薄也没必要,我们需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专科护理技术。

· 上一篇文章:中山市护理学会2010年工作计划
· 下一篇文章:“护理优质服务月”活动

免责声明:作品版权归所属媒体与作者所有!!本站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有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