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山健康网
网站首页
学会介绍 新闻动态 专科护士 继续教育 护理荟萃 护理论坛 下载中心 护理常识 医院信息 优质护理 护士注册

多学科合作,解决专科护理新难题

 
来源: 中山市人民医院    时间: 2009/7/22 6:36:00
点击以简体浏览 【字体: 双击鼠标滚动屏幕
   

中山市人民医院  血液内科护士长  简黎

55日下午,我院的PICC专科护士在B超引导下行改良型塞丁格穿刺技术为我科一位患者在左手上臂贵要静脉置入了一条PICC导管(之前我院PICC专科护士在B超引导下利用此项技术已经成功为九例患者置管),整个过程进行得非常顺利,回血好,冲管也是非常的通畅,可是在送患者去行X线定位时,却发生了一件怪事,真是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

 

该患者置管后X线结果显示:PICC导管的前段在胸椎左侧,导管的头部于第六胸椎右侧再掉头向左上反折(见图片1)(一般情况下导管末端必须进入患者胸骨右缘的上腔静脉中下三分之一段,如果选择从左手置管,导管在患者的体内就要比从右手置管长,正常情况下,我们预算这条管进入后的位置是在胸骨右缘第四至第五肋间),我们看了胸片的结果后觉得很惊奇、很迷惘,医生认为不能排除导管置入动脉的可能,如果置入的是动脉那么我们就必须立即拔管,否则患者的凝血功能不好,随时都有形成大血肿的可能。这时我们的专科护士凭借着专科知识断然否认了医生的这一看法,理由有几点:虽然插的是皮下2厘米深的血管,但是我们的B超机是完全可以区别出动脉和静脉的,而且我们还可以从出血量、血液的颜色与管道置入时的阻力来判断。所有的这些都让我们坚持自己的看法,但是我们也解释不了导管为什么在目前这个位置,我们没有足够的影像学的证据来证明这条血管就是上腔静脉。当然了,坚持归坚持,为了保护患者,也为了保护自已,在没有找到足够的证据之前我们是不会使用这条PICC输入任何的液体的。

 

在双方都没有证据说服对方的情况下,我们专科护士想到了求助放射科的医生,我们把患者带到放射科想做一个血管造影以求得到证实,放射科医生明白了我们的用意之后告诉我们:普通的血管造影只能证明这条管道是否在血管之中,也能看出血管畅通与否,至于到底是静脉还是动脉,普通的胸片也提供不了更多的影像学证据,建议我们寻求介入室的帮助。我们找到了介入室的李晓群主任,在看过胸片的影像资料之后李主任认为患者的这条血管不象是动脉,至于为何出现在左侧,血管变异的可能性比较大,但是如果要得到影像学的证据就必须让患者在DSA下行静脉造影。我们在征求了患者及其家属的意见给患者行了血管造影术,结果证实这条血管就是患者的上腔静脉,并在DSA下调好了导管的位置(把导管外拉了5厘米使患者的PICC末端位置处于胸椎左侧第四肋下缘),如果不是患者的血管变异,我们最初预定的长度就是最佳长度,更让人惊奇的是从影像学及造影剂流动的方向可以判断出这位患者是永存性上腔静脉畸形(简称PLUSC,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双上腔静脉畸形”!如果我们当时选择右上臂插管的话,那么一切都不会发生,我们也无法学习到这一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无法见识到这一影像学上的珍贵资料了,真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专科护士是获得专业基础知识,有分析判断处理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并且胜任临床各种实践的注册护士(这是国际护士理事会给专科护士下的定义)。在工作中,专科护士要担当专科护理顾问,发挥独立的服务功能,不仅要表现出专业护士应具备的知识性、还要表现出处理患者医疗、护理问题的权威性。近年来,我院一直在探索实践专科护士的培养与发展之路,但是相比发达国家我们的专科护理还是蹒跚学步的孩童,要得到大家的认可,还需要走一段艰辛的道路,但是这是我们的必经之路!我们虽然很稚嫩,但是前途很光明,因为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我们有者来自各方面的支持与帮助,,我们充满了生命力!

 

这条特别的PICC管的置入成功,反映出我院各学科的合作精神、专科护士的业务水平以及他们对自己专科知识与技能的自信和积极循证的科学态度,也标志着我院PICC专科小组的发展日臻成熟!

· 上一篇文章:技术比拼,服务病人
· 下一篇文章:“科学、实践、服务”护理知识竞赛圆满举行

免责声明:作品版权归所属媒体与作者所有!!本站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有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