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哪些人易患糖尿病?
如果你有以下情况,很容易患糖尿病,称高危人群,应引起高度重视。这些包括:
(1) 与糖尿病患者有血缘关系者;
(2) 女性有妊娠期糖尿病史或生育过巨大儿者;
(3) 年龄超过40岁;
(4) 工作负担重;
(5) 肥胖;
(6) 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痛风者;
(7) 为低出生体重儿者。
2.糖尿病患者应该怎样做好自我保健?
每个糖尿病患者都必须明白,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目前虽不能治愈,但可以控制。对糖尿病的良好控制,可预防、降低或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此,糖尿病患者应该提高自我保健意识,主动做到:
(1) 接受自我保健教育;
(2) 调整自己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选择适当的运动方式和运动量;
(3) 监测血糖和尿糖;
(4) 按医生要求准确使用药物治疗;
(5) 每年接受一次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筛选检查以便及早发现和及时治疗;
(6) 加强足部护理;
(7) 正确处理高血糖和低血糖症;
(8) 与糖尿病专科医生保持经常的联系。
3.怎样自我监测血糖?
测定血糖是检查血液中葡萄糖含量最准确的方法,检查方法主要有微量指血法和静脉取血法。但静脉取血法必须在医院由专业医务人员进行。微量指血法有目测比色法和使用微血糖监测仪两种方法,操作都很简单,只需从指尖取一滴血,即刻显示血糖结果,便于患者进行自我监测。
4.糖尿病患者为什么要预防低血糖?
血液中葡萄糖水平低于正常或血糖水平过低而引起症状时称为低血糖。引起低血糖的常见原因有:进食碳水化合物的量不够,长时间剧烈运动,饮酒过量等。糖尿病患者降糖药(包括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用量过大也会导致低血糖。轻微的低血糖症状表现为出汗、饥饿感、颤抖、面色苍白、虚弱、视物模糊、心跳加速、头痛、眩晕、嘴唇和舌有刺痛感等。此时可立即进食快速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如糖、桔子水、饼干等。严重的低血糖可出现:说话含糊、昏昏欲睡、行为改变甚至失去知觉。此时应立刻送往医院,给予葡萄糖静脉注射或点滴,甚至注射胰升糖素。
5.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有那些?
糖尿病心血管病变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包括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心肌病及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临床上,糖尿病患者可出现休息时心动过速、无痛性心肌梗死、体位性低血压及猝死等特殊表现,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健康。因此,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被认为是糖尿病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原因是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腹型肥胖。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三高”称之为“死亡三重奏”。
6.糖尿病的泌尿系统并发症有那些?
糖尿病的泌尿系统并发症可以累及从肾脏、输尿管、膀胱到尿道的各个环节,其中,糖尿病性肾病,是对糖尿病患者危害极为严重的一种病症。病变可累及肾血管、肾小球、肾小管和间质。常见的肾脏损害是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也是糖尿病特有的肾脏并发症,临床上通常称其为糖尿病性肾病。糖尿病性肾病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7.糖尿病神经病变有什么危害?
糖尿病的时间越长或病人的年龄愈长,出现神经病变的机会也愈高,糖尿病神经病变随着波及部位的不同,其症状也有差别,主要的症状为经由此神经根所支配的部位发生运动或知觉的障碍,如脑神经病变可引起眼睑下垂、复视、面瘫、面部疼痛等;多发性神经病变引起四肢末梢酸麻、刺痛、灼热的感觉;植物神经病可引起腹胀、胃轻瘫、糖尿病性腹泻、胆结石、体位性低血压、心跳忽快忽慢等。
8.糖尿病眼部并发症有那些?
糖尿病的眼部并发症甚多,有糖尿病性白内障、虹膜睫状体炎、青光眼、视网膜病变、眼球运动神经麻痹等等,其中尤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最为常见,危害也最大,是造成糖尿病病人失明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有:视物模糊;眼前有一小球样的物体飘浮;双眼所能看到的范围较以前明显缩小;夜晚视力明显不如以前;看书读报时视力较以前减退;甚至在阳光下并不感觉到阳光刺眼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