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有问必答 网上挂号
网站首页
医院概况 医疗动态 医院文化 医学知识 特色专科 就医指南 医院科室 招聘启示 医生列表

风湿病一般问题(之一)

 
来源: 中山市广济医院    时间: 2010/4/20 16:20:00
点击以简体浏览 【字体: 双击鼠标滚动屏幕
   

什么是风湿病?

(上海仁济医院   江尧湖)

    风湿一词起源于古希腊。公元前4世纪,《希波克拉底全集》有关人体解剖一文中认为:人体的体液由于湿冷而下注于四肢、内脏引起疾病,即为风湿。我国《黄帝内经》(公元前5世纪)也把风寒湿三气杂合称为痹。因为风湿病大多累及关节而引起疼痛,所以风湿一词一直沿用至今。随着医学的发展,人类对风湿病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其实风湿病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主要累及结缔组织,大多数病人有关节、肌肉的病变,与机体的免疫学异常有关,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它包含了许多疾病,如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皮肌炎、干燥综合征、硬皮病等,特别是红斑狼疮,是这类疾病中发病率高、病变范围大、危害重的一种疾病。经过数代医学专家的努力,用于治疗风湿病的手段越来越多,对于风湿病的研究也已深人到分子生物学领域,但是还有许多未知领域等待着揭示,相信在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本病治愈率会越来越高。

什么是雷诺现象?雷诺现象具有什么临床意义?

(上海第一人民医院   杨虎天)

    雷诺现象(Raynaud's phenomenon, Rp)是一种周围循环疾病。在寒冷或情绪紧张等刺激下,突然发生指(趾)小动脉的痉挛。典型的Rp症状包括几个或几节手指或脚趾遇冷或情绪紧张后,发作苍白后继青紫,经搓揉或保暖后转为红润,在Rp发作时可伴有局部麻木或刺痛。Rp最常影响手指,但脚趾、耳、鼻和舌也可受累。持续地或频繁地发作Rp可以导致指(趾)端缺血性溃疡或坏死。Rp可以发生在没有基础疾病的状态,虽经多年随访也不能确诊为某种疾病,则称之为原发性Rp。然而结缔组织疾病常伴发Rp。例如90%以上的硬皮病及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20%~60%的红斑狼疮可伴有Rp。更引人注目的是Rp可作为结缔组织病的一个早期首发症状,先于临床其它症状几月或几年出现。由此可见,Rp作为一个临床表现对结缔组织病(包括红斑狼疮)的诊断,特别是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最近的研究表明,Rp就我们所能见到的是发作在指趾等部位,事实上内脏也存在 Rp。研究证实:肺、脑以及肾脏血管均会发作 Rp,也就是说 Rp常有内脏病变存在,人们已经注意到具有Rp的患者伴发肺动脉高压症有较高的发病率。
    综上所述,Rp对结缔组织病的诊断,特别是早期诊断以及提示内脏病变存在具有重要价值。

风湿病患者如何使用好糖皮质激素

(上海仁济医院     江尧湖)

    一、应用激素治疗的利与痹
    红斑狼疮是一个慢性疾病,往往急性发作而危及生命,医学家们长期以来一直在寻找一个药物能有效地控制病情发展。自1948年,有一位叫Hench的医生首次应用激素治疗红斑狼疮以来,在不断的摸索中,其效果得到了充分的肯定,红斑狼疮的死亡率大大下降,对于这一造福于人类的举措,Hench本人也于1950年获得诺贝尔生物医学奖。
    治疗红斑狼疮目前仍然是以激素治疗为主,它具有抑制免疫反应和减轻炎症的作用,能减轻红斑狼疮的症状,特别在疾病活动、严重危及生命的关键时刻,激素的作用更是其他药物所不能替代,甚至可以起死回生。
    但是由于激素有许多副作用,使得世人说到激素就脸色大变,特别是激素应用后会引起向心性肥胖,更不易被年轻女性接受。其实任何药物的应用,都存在风险和效果,激素应用得当,这些副作用就出现得少一些,即使出现了肥胖,只要病情控制住,激素的剂量逐渐减少,仍能还其青春面目。所以不必害怕激素的应用,目前它仍然是治疗红斑狼疮最有效的药物。
    对于长期服用激素的病人,应该了解激素的副作用,做到知己知彼。首先,激素能破坏胃粘膜,刺激胃酸分泌,形成胃炎或胃溃疡,所以医生在给病人激素的同时,使用一些保护胃粘膜的药物,来防止这一副作用,这对于长期应用激素治疗的病人是很重要的。激素使用后能使骨钙游离,形成骨质疏松,要长期补充钙剂来对抗这一现象。通过临床长期的观察,只要不懈努力,骨质疏松的现象可以明显的减少。激素还能使得体内钠盐潴留,钾盐排泄增加,水分增多,增加血管压力,引起高血压,所以激素治疗的病人要用低盐饮食,同时补充氯化钾。使用10毫克以上激素的病人,不要随意自行停药,以免出现肾上腺皮质功能衰竭现象。激素能使机体的脂肪重新分布,血脂升高,形成向心性肥胖,即脂肪堆积在躯干部位,可以引起心血管疾病,目前只能用控制激素用量和进行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作为对策。其他还有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继发感染等,至于皮肤紫纹、毛发增多、毛孔增粗等则无关紧要,药物减量后可以好转。
    二、应用激素需掌握的原则
    激素是治疗红斑狼疮最有效的药,但是在长期的应用过程中,也有一个逐步摸索和总结的过程。过去强调用大剂量激素治疗红斑狼疮,如每次0.5-1克,连续应用,挽救了大批病人的生命。但是也要看到,在长期的应用过程中,激素的副作用逐渐显露,如胃出血、股骨头坏死、骨质疏松、继发感染、肥胖等。这引起医学家们的思索,究竟激素的剂量要用多大,既能控制疾病,又能减少副作用?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大部分医生认识到,过去激素应用的剂量是过头了,以至于在疾病控制住了的同时副作用也出来了。目前临床上应用激素强调几个原则:
    (1)在危及生命的活动期,如中枢性狼疮、血小板减少、急进性肾炎、严重贫血等,激素的剂量要适当增大,以挽救生命为主。
    (2)在病情稳定阶段,或者仅有血沉稍增快,而没有临床表现者,激素的剂量宜小,一般应用每日5-10毫克,甚至更少。
    (3)强调激素和其他免疫抑制剂联合应用,形成小剂量的鸡尾酒形式,这样既控制了疾病,又减少了副作用。
    激素的应用既具有科学性又是一门艺术,对于长期患病的红斑狼疮病人来说,也应该熟悉和了解,切忌自己随意加减激素用量,带来不必要的副作用或引起病情加重带来痛苦。

 

激素治疗免疫性疾病时中药的应用
--浅谈中药对激素副作用的辅助治疗

(上海仁济医院   王昌明)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在治疗时经常选用糖皮质激素(强的松、地塞米松、甲基强的松龙)。随着激素临床应用的丰富实践,对其的作用性能和副作用均有深入的了解,由于治病的需要,尤其是大剂量激素的冲击疗法及激素长期的维持治疗过程的延伸,激素的毒付作用也随之明显凸现。比如会出现类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现象:向心性肥胖,面色潮红,甚至动则汗出或入夜盗汗,痤疮。病人容易继发感染或加重感染。机体的生长发育延缓等等。单独应用激素,治疗效果明显,但其副作用也会令人望而却步。这时,如果结合应用滋阴降火、补肾中药,那么可以改善及减轻激素的副作用,对于病人坚持激素长期治疗起到相得益彰之功。临床上常可选用左归丸、杞菊地黄丸、知柏地黄丸或六味地黄丸等。据报道,上述药丸中的中药组成味药如知母、黄柏对细菌,常见致病真菌有抑制作用;茯苓可拮抗糖皮质激素对巨噬细胞功能的抑制作用,使巨噬细胞发挥正常作用。而六味地黄丸是滋阴补肾的经典方剂,据报道对肾性高血压大鼠有降低血压,改善肾功能作用。同理,在中药的药理上,上述左归丸、杞菊地黄丸、知柏地黄丸、六味地黄丸均能益肾补肾、滋阴降火。祖国医学认为面红如潮、盗汗频频,生长发育迟缓均为肾精不足,阴虚火旺之象。而痤疮,易继发感染等均为真精亏耗,正不胜邪,邪气乘虚而入之征。故而使用前述丸药使虚火得平,虚阳自潜。“肾主骨、生髓”,益肾之药对生长发育起相助作用,可对抗激素抑制生长发育的副作用。
    因此,建议病人在服用激素治疗的漫长过程中,适时选用中药辅助治疗激素并发症,不失为明智之举。


就医请走正道

倪立青

    一月前,我在风湿病专科门诊中碰到季小姐,她刚满25岁。4年前近端指间关节出现肿胀疼痛,4~5个月后发展至四肢其他大小关节。病后一年余曾来我科门诊,经检查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予以有关中西药物治疗,3个月后病情好转,关节肿痛明显减轻,从休息在家重又走进办公室。但小季对已取得的“成绩”并不满意,一心一意想彻底痊愈,于是她四处打听“良医妙药”,擅自到某私人“名医”处治疗。第一次去就诊时,该医生一本正经地对小季说,从现在起即不可使用强的松等激素药,否则他的祖传秘方就不能生效。说着取出一瓶没有任何标签的“赤膊”针剂,用针筒抽出一些乳白色的药水,在小季稍有疼痛的左髋关节处打了一针。说来真“灵”,注射后局部疼痛当即减轻,小季大喜过望,遂遵嘱每周前往注射一次。如此半年有余,小季的面部像吹洋泡泡一样“胖”了起来,有好心人提醒她注射的是否激素,小季却笃信不疑,明明十八代祖传医生不让我用激素,怎么还会下如此毒手呢?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小季在该医生半开的抽屉里,看到一瓶尚未揭去的标签上清清楚楚印着“曲安缩松”几个字,这不正是给她注射的药吗?小季经打听,曲安缩松是激素的一种,这才恍然大悟,从此再不敢光顾。以后,又经介绍去某地作所谓药物贴敷,不料关节疼痛未见改善,贴敷处却因发皮结痂,使关节周围布满了一分到一角硬币大小的疤痕,真可谓伤痕累累,既影响了美观,又妨碍了活动。更糟糕的是双侧踝关节内侧皮肤溃烂,经久不愈,并引起全身发烧;经常做髋关节腔内注射的右腿又出现寸步难行……真是旧疾未除又添新病,万般无奈,又来到我科。
    生了病,谁不想找个有药到病除、起死回生本领的好医生,使自己的疾病霍然而愈。这种心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病人首先应当相信科学、尊重客观事实。疾病不论急性与慢性,开始治疗到痊愈都有一个过程,尤其慢性病往往很难在短期内治好,有些慢性病还常有反复,有的甚至终身无法根治。所以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有耐心,密切配合医生进行合理治疗。另一方面,同一种疾病,因病人的个体差异,转归结局也可不同。就拿类风湿关节炎来说,统计表明,有20%左右病人的关节炎发作一次以后缓解至少一年之久或不再发,另有10%的病人病情进展迅速,在两年内出现破坏和畸形,病情日益加重,其余70%左右病人的多关节炎呈反复、周期性发作,经合理治疗,其炎症能逐渐减轻。此外,同样患类风湿关节炎,在不同的阶段开始治疗,疗效也截然不同,一般在疾病早期就给予合理治疗,常能事半功倍,病情能得到很快控制或治愈,而拖延至晚期,往往是积重难返,费尽心机,遍施药物,常常无济于事,结果可能仍然每况愈下。还有在治病中,除把握时机外,还应合理选择特效或有效药物,并使用足够的剂量,通过一定时间的应用,才能收到应有的疗效,万万不能急于求成或半途而废。
    有的慢性疾病由于病慢根深,有的由于病因尚未彻底弄清,所以还没有特效的药物或疗法,只能通过目前的治疗减轻病痛,缩短疾病发作的时间,减轻发作的程度,延长发作之间的间歇,以控制病情不再发展。对此,病人和家属应有正确的认识,应耐心配合医生进行合理的治疗,打好这场持久战。家属还应当好病人的参谋,督促、照顾、护理好病人。切莫轻信街头宣传,异想天开,幻想会有一种神奇药物或疗法以旦夕之间就把沉疴痼疾治好,或者把希望寄托在那些“包治百病”的招摇撞骗者身上。前面提及的小季姑娘,如果经过风湿病专科治疗,病情好转时能继续坚持治疗下去,即使不能达到痊愈,病情也望得到良好的控制,在工作上、生活中接近正常人。但由于她对此病不甚了解,期望值过高,操之过急而乱投医,结果上当受骗,在就医路上走了一段“弯路”。当她重新回到我科就诊时,已丧失了大好时机,不仅类风湿关节炎的病情未能得以控制,滥用激素引发的严重后果,造成右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将可能终身遗留残疾。
    在现实生活里,像小季这般遭遇的何止一人。我以她为例写下此文,就是希望广大的病人,特别是慢性病人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求医莫走弯路。患了病应该到正规医院或专科门诊进行诊治。当然,找一个有经验的医生相对固定地进行治疗,使医生了解病情更完整,用药更得心应手,对疾病的转归可能更为有利。
    路,就在你的脚下,迈开步伐,朝着正确的方向,去迎接健康!

· 上一篇文章:没有了
· 下一篇文章:风湿病一般问题(之二)

免责声明:作品版权归所属媒体与作者所有!!本站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有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