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有问必答 网上挂号
网站首页
医院概况 医疗动态 医院文化 医学知识 特色专科 就医指南 医院科室 招聘启示 医生列表

如何防治流脑

 
来源: 中山市广济医院    时间: 2010/4/20 15:46:00
点击以简体浏览 【字体: 双击鼠标滚动屏幕
   

    ● 6个月至15岁的儿童,是流脑的易感人群,必须按免疫接种时间,及时接种流脑疫苗。

   ● 要建立科学生活方式,按时作息,保证睡眠,经常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 要经常晒衣服、晒被褥、晒太阳,经常开窗通风换气。室内还可经常用食醋、艾叶等熏蒸消毒,杀灭病菌。

   ● 不去或少去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活动,特别不要带儿童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外出时要戴口罩,防止交叉感染。

   ● 一旦发现不明原因的发热、乏力、咽喉痛等症状的病人,应提高警惕。若病人出现高烧不退、剧烈头痛、喷射呕吐等,应立即送医院检查,确诊者应隔离治疗。病人污染的环境、用品等要严格消毒,以防扩散。

    流脑相关资料:

   ● C群流行性脑膜炎,系C群脑膜炎双球菌传播导致。与过去常见的A群流脑相比,C群流脑具有易传播、起病急、死亡率高等特点,可在发病后24小时内死亡。C群流脑感染者以高热为首发症状、伴有头痛、全身酸痛、咽痛、咳嗽等,部分病人出现皮肤瘀斑、瘀点,颈部强直、喷射性呕吐等。冬春季节是此病的高发期,发病高峰一般出现在每年的3月~4月份。

   ● 流脑初期表现为发热、头痛、咽痛、上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流涕、咳嗽等等,很像感冒,往往不被人所重视,常有人视流脑为感冒,延误了治疗,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治非常重要。

   ● 流脑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但它在体外生存力极弱,常通过呼吸道和鼻咽部分泌物传播,和脑膜炎患者密切或长时间接触会被传染上细菌。

    ●相关新闻

广东上月报告11例流脑 全国1月份累计258例

    卫生部昨日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加强流脑预防控制工作。截至目前,全国1月份累计报告流脑病例258例,死亡16例,发病人数较去年12月增加43例,较去年同期增加94例。今年以来,全国除福建省、海南省和西藏自治区外,其余各省区市均有病例报告,其中发病前五位的省份分别为:安徽、河南、河北、江苏、四川。(记者 朱玉 周婷玉)

  又讯 针对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发生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情,省卫生厅高度重视,采取强有力措施,及早部署广东防治工作,及时有效地控制了疫情的进一步扩散。针对当前的流脑疫情,昨晚本报记者采访了省疾控中心副主任林锦炎主任医师。(记者邱瑞贤通讯员陈广泰)

  问:近期广东省发生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

  答: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一种危害严重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脑膜炎双球菌有A、B、C、D、X、Y、Z、E、H、I、K、L、W等13个菌群,历史上我省流行的流脑菌群以A群为主,我省这次散发的流脑也主要是A菌群。

  问:当前广东流脑疫情情况如何?

  答:当前是流脑多发季节,往年广东也有类似的情况发生。今年1月1日至31日,广东报告流脑病例11例,主要是外来民工,呈局部散发,较往年略有升高。其中广州9例,东莞、茂名各1例。全省现住院病人3例,病情稳定;治愈出院6例(广州5例,东莞1例),死亡2例(均为广州报告)。

  问:流脑有何症状特征?

  答:流脑发病地点多为中小学校等人口密集的地方,发病年龄多在13~18岁之间;近年来,我省流脑病例主要发生在居住条件较差的外来民工身上。起病急,以高热为首发症状,伴有头痛、全身酸痛、咽痛、咳嗽等。部分病人身上出现淤斑、淤点;脑膜刺激症状表现为颈强直、喷射性呕吐等;病程进展快,病死率较高。

  问:如何控制流脑?

  答:针对当前的疫情情况,省卫生厅高度重视,已要求有关地区卫生部门全力做好防控工作:一是加强疫情监测,及时发现、隔离治疗病人;二是加强室内通风换气,对疫点进行空气消毒;三是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预防性服药,及时对疫点的群众进行应急接种流脑疫苗,防止疫情扩散。

  问:群众如何预防流脑?

  答:流脑主要通过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当出现发热、精神萎靡、急性咽炎、皮肤出血点等症状时,要及时到正规医院诊治。与病人密切接触者要在医生指导下及时进行预防性服药,主要服用抗菌类药物,并按规定医学观察7天。要保持室内空气畅通,尽量减少到人口密集、通风欠佳的场所。要注意个人卫生和休息,多参与户外活动,增强体质。

  问:您认为下一步该如何处理?

  答:一是进一步查清流行情况,加强疫情监测,全力做好病人的救治;二是做好密切接触者和可疑病例的预防性服药;三是在疫区范围内开展流脑疫苗应急接种;四是加大流脑防治知识宣传,提高群众自我防护意识。

  又讯 安徽局部地区发生C型流脑疫情的消息引人关注,而去年12月31日广州就已报告一例流脑病例,广东省疾控中心专家表示,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发现的病例并非安徽发现的新型C型流脑,而是以往较常见的A型流脑。至于余下几个散发病例是哪型病毒,目前还未清楚。记者昨日从广州市第八医院了解到,目前广州只有零星散发的流脑病例,而第一例流脑病人也已于1月中旬康复出院。

  广东省疾控中心专家表示,从去年起,广东增加了“多价疫苗”即A+C型储备疫苗,可以同时预防A、C两种亚型流脑。目前新流脑疫苗供应充足,全省可在24小时内调拨到位,保证需要注射的人群均可获得疫苗。据悉,新的疫苗价格略有上升,约为18元。(广州日报大洋网 记者 黎蘅 邱瑞贤)

江苏东台所有中小学生都要接种疫苗

    东台发现了6例流脑患者和1例疑似病人,此事经晨报报道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昨天,晨报记者在东台展开调查。

  接种过疫苗发病

  今年13岁的朱进梅可以说是最“不幸运”的,她在学校是该吃的药都吃了,该注射的流脑疫苗也都注射了,可就在注射过疫苗3天后,她还是得了流脑住进了医院。

  由于父母离异,朱进梅跟60岁的爷爷生活。据在病房照看她的爷爷介绍,在1月26日下午,朱进梅参加完学校的期末考试后回家,由于好久没有看电视,朱进梅1人在房间看电视,爷爷则睡觉去了。“晚上大约9点,我就听外面有人喊,进梅怎么啦!老朱,快出来看看!我起来发现,梅子像是疯了,手舞足蹈,还不时自言自语,吓得门外的邻居叫了起来。我当时也很害怕,还以为小梅中了邪,但我没有想到小梅也得了流脑,因为她在学校也吃了药,打了针了。”朱进梅的爷爷对于孙女得了流脑是怎么也想不通。

  当地40年前曾暴发流脑

  在发生流脑疫情的唐洋镇中学,由于学校已经放假,校园里空无一人。门卫师傅在知道记者来意后,帮记者联系上了学校的副校长朱永根和初一(2)班班主任王关哉。朱校长告诉记者,他们学校是22日上午接到医院通知的,他们也很重视,立即向市教育局汇报,教育局派了顾副局长和朱科长来到了学校。从21日有3个学生患流脑后,22日又有3人住进了医院,随后的26日又发生了一个。7个学生中有6个是初一(2)班,1个是初一(1)班的,校园内7个学生住进医院让他们害怕。因为唐洋镇在60年代曾发生过一次流脑大暴发,医院和政府的礼堂里全住满了病人,但由于当时医疗水平限制,还是死了不少儿童。

  学校曾与疾控中心冲突

  为防止流脑大流行,学校立即采取了多项措施,首先对所有和患者有过亲密接触的学生进行隔离观察。对其他学生是每天早晚测量一次体温。并购置了2700多元的复方新诸明让学生口服,同时对教室、学生宿舍用84消毒液和紫外线消毒灯进行消毒。而在对全校学生注射流脑疫苗的问题上,学校因通不通知家长和疾控中心同志发生冲突,疾控中心要立即对学生注射流脑疫苗,不通知学生家长,“他们当时的意思是怕引起社会恐慌,这我们可以理解,但注射流脑的价格是21.6元/位,同时,如果在注射流脑后发生什么问题,我们学校也无法向学生家长交待,要给学生家长的知情权,在我们的坚持下疾控中心接受了我们的条件。”22日晚上疾控中心当晚调来20名医生连夜对学生接种流脑疫苗,一夜就接种了700名学生。

  所有中小学生都要注射

  东台市教育局顾副局长介绍说,唐洋镇中学发生流脑疫情后,教育局立即派人到了现场,协助疾控中心工作,并在22日晚上连夜将唐洋疫情向全市所有中小学通报,要求各中小学做好预防工作,而每支流脑疫苗的21.6元钱也不是个小数目,为了解决学生注射疫苗费用,市委领导对此事作出了批示,要求疫苗费用由“政府出一点,教育部门出一点,卫生部门让一点,学生家长给一点”的原则。在22日到26日,疾控中心已经完成了对唐洋镇8000学生的流脑疫苗接种工作。

  在东台市疾控中心,该中心办公室的刘主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唐洋镇的流脑疫情已经得到控制,从26日新发现一个病例到现在,已经5天没有新发病人。(南京晨报 特派记者 王业全)

· 上一篇文章:卫生部要求加强流脑预防控制工作
· 下一篇文章:全国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防治指南(试行)

免责声明:作品版权归所属媒体与作者所有!!本站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有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