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标题: |
从美国总统例行结直肠镜检查谈起 |
时间:2010/12/21 |
从美国总统例行结直肠镜检查谈起 中山市中医院肛肠科 陈金泉主任医师原创 据2007年7月21日新华社等报道:美国白宫20日宣布,总统乔治•W•布什将于(07年7月)21日作例行结肠镜检查,在麻醉期间,由于不能行使总统权力,将由副总统迪克•切尼将代行总统权力。据报道,布什在担任得克萨斯州州长期间曾两次查出结肠息肉,使他必须按时作结肠镜检查。白宫发言人托尼•斯诺说,布什将在戴维营作检查,他上次作结肠镜检查是在2002年斯诺说,医生在那次检查后建议,即便一直没有任何结肠疾病的相关症状,也应该在5年后再作检查。斯诺说,布什“没有任何相关症状”。 人们要问,为什么 “没有任何相关症状”也要进行例行结直肠镜检查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得要简单谈谈大肠息肉与大肠癌关系。大肠息肉是人体下消化道最常见的的良性肿瘤。大肠息肉一般分为增生性息肉,错构瘤、腺瘤、绒毛状腺瘤性息肉等。我国内镜检查资料显示,大肠息肉结肠镜的检出率在14.39%~17.8%不等,一般统计,大肠癌的发病率在有结肠息肉者高出无结肠息肉约5倍,在正常人群中,息肉的发生率为5%~10%在45岁以上成人中,息肉发生率为10%有报道,尸检发生率为11.7%~14.6%,其中超过1cm的腺瘤及绒毛状腺瘤性息肉,约有40%-52.9%m癌变机会。因而腺瘤及绒毛状腺瘤性息肉称之为大肠癌前病变,由于大肠息肉深居人体大肠内部,较小的息肉一般没有明显症状;较大息肉,特别左侧结肠息肉如发生糜烂、溃疡、出血时则可能会出现腹泻、腹痛、粘液血便等症状。 由于受由各种因素特别是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摄入的脂肪和蛋白质过多,而摄入的纤维太少、吃得太精等影响,近年我国大肠息肉及大肠癌的发病率有明显增加趋势。据《广州日报》报道,最近(2007年07月15日)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在东莞参加“全国大肠癌治疗规范高峰论坛”时透露,广东最近3年的统计显示大肠癌发病人数每年以4%的速度增长。廖新波在谈到广东大肠癌发病人数逐年增多时说,“对抗大肠癌,重在预防和科学的体检,因此人们要注意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同时,我们呼吁尽快将结肠镜检查纳入常规体检项目,因为这是最直接和准确的检查方式。” 祖国医学早在2000多年前就提出了无病早防、有病早治的“治未病”思想,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大肠癌是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恶性肿瘤之一,腺瘤性息肉为大肠癌前疾病,临床表明及时发现与治疗大肠息肉,能大大降低大肠癌的发生率。若临床出现不明原因性便血、血性粘液便、腹痛、腹泻、消瘦等大肠息肉或大肠癌预警信号者,应及时进行结肠镜检查,以便明确诊断,及早治疗,降低或阻断大肠癌的发生。 此外,由于腺瘤息肉术后易复发,故一般主张腺瘤摘除术半年~1年应行结肠镜复查,如为阴性改为1年检查1次,连续2次阴性,改为3年1次,再连续2次阴性才可结束随诊。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