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来了,马上又到了三伏天,已经有不少人在开始预约三伏贴了。本文整理了些关于三伏贴的内容供大家参考。
三伏贴,是基于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也是冬病夏治的方法之一。
中医认为冬天人体气虚、阳气不足,像老慢支、哮喘等疾病往往在冬天诱发或加重,称这些病为“冬病”。夏季人体气血流通旺盛,药物最容易吸收,而三伏期间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此时进行贴敷治疗,最易恢复和扶助人体的阳气,加强防卫功能,提高机体的抵抗力。由于是在三伏天做穴位敷贴治疗,故称为“三伏贴”。
2018年头伏第一天为7月17日,中伏第一天为7月27日,末伏第一天为8月16日。每一伏的第一天,是敷贴的最佳时机。


三伏贴只适用于阳气不足、肺气虚弱、虚寒疼痛和一些免疫功能低下类的疾病。主要包含以下几类:

注意:有严重心肺功能疾病患者、对药物过敏者、皮肤长有疱、疖以及皮肤有破损者、疾病发作期(如发烧、正在咳喘等)患者不宜进行贴敷治疗。此外,3岁以下的孩子由于皮肤娇嫩,贴敷容易引起感染,所以不宜进行这项治疗。

三伏贴注意事项:
单次贴敷时间不宜过长;
每个人贴敷所用的药不同,具体时间长短应遵从医师的建议。一般来说,成人不超过4个小时,8~18岁约3-4小时,3~8岁约1-2小时。
观察局部皮肤反应情况:
1、贴敷后局部的轻度瘙痒、灼热感,多为药物正常反应,如果没有发红肿胀,可以继续应用。
2、如果局部起泡、破溃,应立即揭下药膏,用碘伏局部消毒,外涂京万红软膏,每日换药1~2次,直至愈合。
3、若皮肤出现红肿、水泡等严重反应,需及时到皮肤科就医。
三伏贴禁忌人群:
1、支气管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处于发作期;
2、肺炎及多种感染性疾病的急性发热期;
3、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特殊体质及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患者;
4、贴敷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溃者;
5、孕妇;
6、有严重心肺功能疾患者;
7、冬病夏治贴敷膏中的很多中药都是热性的,因此阴虚火旺、内热体质的人是不适合的。
贴后牢记:
1、药饼贴好以后最好不要进空调房间;
2、药饼取下后4小时后可以洗澡,但不要搓背;
3、慎用辛燥食品,以防伤阴;
4、忌大量服用寒凉食物;
5、慎食大量肥甘厚腻的食物。
每个人体质不同,对药物的反应不同,即使患有冬病,也非人人适合,要根据自身情况和医生建议而定。三伏敷贴不是治疗慢性病的特效药,不能完全替代其他治疗,原来在服药的慢性病患者,不要盲目减药、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