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治疗简介
文/图 胡贝珍
一、什么是美术治疗
美术治疗(art therapy),又称为美术心理治疗,指经历疾病、心理创伤或生存挑战以及寻求自我发展的个体在专业关系下对美术创作的治疗性的使用。通过绘画、雕塑、拼贴等创作美术作品和对美术作品及其创作过程进行思考,个体可以增加对自我与他人的认识,学会应对各种症状、压力和创伤经历;提升认知能力;享受美术创作所带来的积极向上生活态度的乐趣。与音乐疗法、舞蹈疗法等一起被统称为艺术疗法。
美术治疗依据当事人创作方式的不同,可分为非结构性和结构性两种方法。
1、 非结构性方法,指治疗师提供多种材料,当由事人自由选择主题、自发创作;
2、 结构性方法,对创作主题和媒介选择进行了明确规定,且会运用大量投射技术,如各种主题绘画测试、按一定顺序排列的作业组等。
无论采取何种方法,治疗师皆要仔细观察和评估当事人的行为,如当事人与治疗师的互动、与美术材料的互动、对作业的反应、对作品的解释等等,依此进行相应诊断,制订详细的治疗计划与目标。
二、美术治疗在精神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国外将美术治疗作为精神病的常规辅助治疗,通过精神分析法对患者的美术作品进行探讨,了解其内在思维活动,情感体验及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目前,国内亦开始将美术治疗作为精神康复治疗的一种手段,相关研究提示,美术治疗能让患者摆脱胡思乱想带来的烦恼,情绪稳定,加强对现实环境接触,将注意力引导到正常活动中来,从而精神症状得到改善。
1、在儿童和青少年中的应用: 自恋型人格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酒精成瘾、危机干预与心理调试、作为器质性疾病的辅助治疗。
2、在成人和老年人中的应用:精神分裂症、精神活性物质滥用、抑郁症、创伤后应激障碍、危机干预与心理调试、作为器质性疾病的辅助治疗。


图为我院美术治疗师胡医生在给患者开展相关治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