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第二十一次法定“全国助残日”,主题是“改善残疾人民生 保障残疾人权益”。来自市残联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山共检出精神病患者9238名。在22个社区精防康复站就诊的患者达到2030名,中山唯一精神病专科医院———中山市第三人民医院平均日住院患者为780余人。“十一五”期间,享受优惠政策住院的精神病患者共达4095人次。
不少家庭拒接亲人出院
小黎(化名)今年28岁,18岁时被判断为“被害妄想症”,总觉得别人议论他笑话他。他在医院住了两年,原本已经康复,能够出院时,他突然又出现两眼望天、手搓鼻子症状。原来,其父母又生了一个儿子,其父亲前来探望时,重新刺激到了小黎。
面临同样情况的,不止一个。
据中山市第三人民医院康复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曹民佑介绍,“康复部大概有三分之一已经可以出院的病人,出不了院,三分之一还是一个保守估计数据。”曹民佑说,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出院没有亲属、二是亲属不愿意接纳。
通过专业的鉴定,病人能够出院了,但不少家庭以“没有康复”为理由,拒绝接亲人出院,主要是精神病人出院后,可能会受到歧视,还有带来家庭关系问题、财产问题、医疗费用问题等。
对此,医院每个月开展一次家庭健康教育课,消除家长们的误解,给康复病人多些关怀。另一方面,和有关政府部门联系做家属工作,“我们还通过家访形式,医护人员上门做工作。”
失业率是一般人的30~40倍
在出院的病人中,曹民佑提供了一组数据:复发率2年内达54%,5年内达82%,出院后不能坚持服药的占73%,失业率是一般人的30~40倍,离婚率是一般人的40~50倍。“出院后,能否坚持吃药,以及外界影响造成病人心理变化,都容易造成病人复发。”曹民佑说。
曹民佑建议,病人出院后,要坚持定期吃药,家属要定期带患者来门诊复查,一般情况下,应一个月复查一次。
“家属和社会的鼓励和关爱是更为重要的。”家属和社会应多对其进行鼓励和指导,宽容、理解、支持。建议建立社区康复系统,比如社工对精神病人进行跟踪服务。医护人员呼吁多关爱精神残疾人士。
医院探访
病人情绪失控时 会被约束带锁住
中国目前有1200万精神病患者,每百人中就有一位。精神残疾的病人已越来越受到关注。在今年助残日期间,记者探营中山市第三人民医院,了解精神病人的医院生活。
年门诊总量达10万余人次
中山市第三人民医院医务科科长、主治医师蒋廷云介绍,医院年门诊总量达到10万余人次,每天大概有30多名病人前来就诊。需要住院的病人,直接转入一级病房,进行住院治疗。
蒋廷云介绍,目前中山市第三人民医院的病人年龄最小的16岁,最大的68岁,20岁到40岁的青壮年病人占多数。病人没有明显的职业界限,低收入低文化的病人占大多数,也有高学历的病人,如国家干部、教师、公务员等,还曾有博士学历病人入住。
780名住院病人有5人“被锁”
在住院一科,住着接受第一阶段治疗的精神病人,167人。这里的“一级病房”,住着病况最为严重的病人。记者跟随医院的医护人员,连过两道门锁,才进入一级病房。
医生介绍,为防止病人逃跑,病房门上锁。在一级病房里,其中5名病人身上或者脚上,被宽约5厘米的白色约束带与病床的铁架锁在一起。
医生说:“这是保护性约束带,当病人情绪失控,有攻击暴力逃跑行为时使用。”
在住院一科的其他病房,大多数病人独自发呆、自言自语,不需要被“锁住”。
“没有因上访送来的病人”
“没有因上访送来的病人。”康复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曹民佑介绍说,如果病人没有家属或者家属不在中山,就由单位或者公安机关送到医院。
如何判断一个人是精神病患者?
医生们拿出了两本书,分别是国际通用的《IC D -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以及国内通用的《C C M D -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还有多张关于心理测评的评分量表。据介绍,医生们通过判断标准以及临床经验来判定病人的精神状况。
医院设有“开心农场”
在住院一科一级病房进行一到两个星期的治疗后,病人转入二级病房疗养,再到康复科,进行社会功能恢复训练。康复科看起来像是一个居民活动中心。里面分心理治疗部、医疗护理部等;设置了音乐治疗室、电脑治疗室、农疗训练等。
目前,康复科有180名病人,其中80%精神病状已得到控制与消除,他们需要继续接受社会能力的训练。比如,每天分小组学习做饭洗碗、电脑、种菜等,医院还设有“开心农场”。
医生VS病人
医生随时准备“自我保护”
在第三人民医院,医生在给病人看病或巡房时,两手不放在背后,也不放在身前,而是垂直放在大腿两侧。医生们说,很多病人都会有“被害妄想”,觉得医生靠近他检查是要害他,因此会有自我保护的反击行为。双手垂直放,可以随时交叉保护头部,以免受到病人突然的袭击。
扫盲
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
残疾人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和其他残疾的人。
每年5月第三个星期日,为全国助残日。今年5月15日,是第21次全国助残日。
统筹:记者 王文杰 采写:记者 侯玉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