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时,大家都不太懂什么是心理障碍,实际上那时我们身边经常都能见到,只是当初不了解罢了。我们大学同班有个同学,大家给他取了个绰号叫:“三秒”。
他来自部队家庭。大一的时候,他有个怪癖,就是课休间他都去没去过厕所都一样,可是只要上课铃一响,三秒之内,他就要求上厕所,小便,而且是非去不可。
上课的老师不理解,以为他故意整蛊作怪,多次反映到校长那里。学校派了专门人员做他的思想工作。结果是毫无作用,给他警告他认了,给他处分他接了,可就是不能改正,就是没有办法要去厕所。
我当时作为班干部,私下和他平心静气谈了很久,他才说出了实情。
他父母从小要求十分严格,几乎是按部队的要求去做。比如定时起身、按时进餐、按时回家,按时完成作业、按时上床睡觉等等,超过一点都属于犯规,必要受到处罚。
读中小学时,他很少同人交往,每天只是学习、学习,还是学习。时间长了养成了高标准严要求的自律精神。初来时极不适应环境,不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和人相处。见到人就很紧张,无法控制。
他说他最怕上课前那一段时间,总担心那铃会响。上课铃一响,头脑中总会闪显出一种暗示性口号:打起精神,集中注意。人会无故紧张,手心及后背出汗,膀胱发胀,想小便,不去不行,好象要遗出来一样。如果这个意志不能如愿,那么整天都会心慌胸闷,小腹不适。自己知道没有多少尿,去了也没有多少意义,但仍然感到不能控制。
知道了他的情况,我如实反映给了学校,他获得了全校有始以来,也是唯一的一张上课时小便的“通行证”。
那时还没有心理医生这个职业,他的病一直拖到了毕业,后来好了没有不得而知。
如今我做了心理医生,知道了是怎么样一会事,也是不费吹灰力可以解决他的问题。只是,当时的情况和条件,人的知识和意识有限,自然没有办法帮到他,也让他一直苦痛了那么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