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学生的日子的确与众不同,进学校不久我就发现自己原来对中医完全没有兴趣。
我们要从古老的医学历史着手,学习中国医学史,学习古代或远古时代的经典书籍。如:《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金柜要略论》等科目。
生活在今天的人,来读这些几百几千年前的东西,好象一下子把人的精神世界钝化了,感觉就象是用表字画的方式表一幅现代抽象油画。
在“之夫者也”的教学过程中,中医强调了人性的一面,将心神合一的思想体系逐步惯输进你的大脑,好象录象机里的慢动作。
对我来说那内容不仅难以理解,就是读通都是件困难的事。一想到自己才二十岁,几年后就必须坐在诊台前,学着老中医的架式望闻问切,将把脉、看舌当做自己生活的主调,甚至是饭碗。这好象与自己的突异奔放的性格不相一致,有点怪怪的。
但有一样我是喜欢的。那就是到中药房实习。中药房有许多可以拿起来就吃的东西。比如挂元肉。我和一个同学天天象老鼠一样偷着吃,味道不错。何况我正缺糖份。一天,两天,三天,······出问题了。我开始感觉口干,燥热,喝水不解渴。晚上失眠,恶梦纷纭。拉的尿是深黄色的。
翻查医书,我才知道那东西是热性的。以后不敢再吃了。此时,我发现那个同学也不吃了,我假装没事问他为何不偷吃了。他说他已经流了两天的鼻血。可见偷吃是要负出代价的。
我们相信中药有一些作用,但看着那一团团树根草草,一堆堆骨头石头,就这样用秤一称、用纸一包交给病人说:三碗水煮成一碗,可以翻煮一次,早晚服,病人就拿走了。
我的心里很疑惑:这就可以治病啊?这是什么原理呢?
现代科学是难以解释的。这样自我意识中便冒出了对中医排斥的情绪。我实在是不喜欢。我认为这不符合我的性格和我的志向。但我已经再没有选择。因此,从心灵的感受上来说,我只有采取消极抵御的方法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
我开始逃学了,并且是经常逃学。初时一个学期一二十节课,后来发展到一个学期五六十堂课。
老实说我能这样做是有原因的。因为我走了后门,我们班长与我是好兄弟。再者,他能当上班长还是我提拔的呢!
这个面子他是一定要给的。否则,我和他没完。但不用说,他是照着我的。每到点名的时候,他总会把我的名字给漏掉。这样就能减少一些“不良”的社会影响。只是这样做,也有弊病。俗话说: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有一次学期末考试,我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准备应付一门学了一学期的学科。结果在考场门口被上课的老师堵在了门外。
她是这样问的:“同学你是哪个班的?”
“我是这个班的。”我有点胆怯。
“是这个班的?为什么我没见过你?”
“可能是人太多老师记不住吧?”
她想了想说:“没可能,你肯定不是这个班的,你走错了考场!”
我再三表示我没有错,是她记不清了。但她就是不肯让我进去。我硬着头皮将头伸向教室里,对着相好的同学招手,希望他们能够“救救我”。
可是他们一个个阴阴嘴笑,甚至还有人说:“他是高年级的。”
马上就要开考了,我急了说:“老师,你看我学习的积极性还是挺高的嘛!我求求你,就放我一马吧?”老师不再阻拦,走过去问班长我是不是这个班的,班长说是的。
他们叽叽咕咕一会儿,她走了回来,也许是她知道了实情,对我一惯的狂妄的逃学方式有意见。她变了脸色下了通碟说:“这次给你考,如果不及格就不准补考。”······
对学习没有兴趣,不能正确面对,不愿培养对学习的积极性,而是采取逃避的方式,这也是一种心理障碍病。可见,当时的我是不喜欢学习,而且喜欢逃学的。所以广大的学生朋友们都可能会有这一个过程,正确面对,家长不要过于担心,了解根源,给予适当的心灵辅导,一切就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