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在线咨询 网上挂号
网站首页
中心简介 新闻动态 刊物连载 心理专栏 职能科室 心理沙龙 中心文化 健康讲座 医生列表
我的经历(二十)—赌酒故事(1)
 
来源: 中山市心理卫生中心    时间: 2010/10/8 16:26:00
点击以简体浏览 【字体: 双击鼠标滚动屏幕
   
  

      记得刚入大学时,家里给我每月的生活费是三十块钱,包括吃饭、穿衣、买书、看电影。每个月仅仅够用。

      如果要喝酒就不行了,年轻男人谁不爱个喝酒什么的。那时我们实行古老的AA制,就是轮流坐庄。就是几个要好的同学加兄弟,在每个星期一人轮买单一次。与之现代高雅的酒文化相比,那时喝酒其实还称不上渴酒,而是赌酒,或斗酒更贴切些。因为每次下来似乎都是为喝酒而喝酒,酒是什么味道根本感觉不到。

      我们的斗酒方法是用两个军用水壶(二斤装),在校门外的小卖部买上两壶酒(价钱大约是六毛钱一斤),然后是将几个人按各人的酒量不同,大致平均实力、旗鼓相当地分成两伙,进行猜拳。哪一边的人全部输了,就活该那边喝两大勺。

      每个周六晚上,一般从天黑开始一直喝到零晨一两点,猜拳声可以是震天动地,也可以象唱歌一样好的。一伙臭男人乘着酒性称兄道弟,讲笑话,讲情义,讲未来,讲女人,甚是好玩有趣,直到酒干人倒方才罢休。

      喝完酒,总会产生一股酒臭,回到宿舍,令舍友产生不愉快的情绪。有几个酒友向我反映:“有非喝酒者做出许多小动作以示对我们不满,扫了我们的巨大的喝酒兴致。有没有必要给予警告?”

      我反对。一身酒臭回到宿舍,又臭、又脏,又乱说话,还不准别人发点牢骚,就只准自己快乐。这种不顾他人感受的非君子行为,怎么行?我命令喝了酒的舍友注意自己的行为,多照顾别人的情绪,还有在洒醒后第二天勤快的搞一下卫生。

     也许,正是因为我的个性中一直有照顾他人情绪、生活的思想和行为,我和大学的舍友建立了非常深厚的的友情。

     他们不但不反感我喝酒,还主动积极关心我喝酒的事。每到周末,他们必问:今天为什么不去喝酒?这样,我去喝酒似乎就有了理由,去到都说:今天我们宿舍派我代表他们来斗酒的!(在此向我所有的室友道声感谢,甚是想念)

     毕业时,舍友对我的个人评价是:能喝,一般不倒;就算倒,也不乱语;就算乱语,也不乱吐;就算乱吐,吐完不用服侍,自己能照顾自己。

     由此证明,我这个人还是具备一定“酒德”的。

     喝酒绝不是个好习惯,时间长了,恶习就养成了。每到周末,不由所控地就想起了喝酒这件事。只要没酒喝就周身不自在,心慌慌、心跳跳,象丢了魂似的,非要喝不可。这酒一下肚就什么症状都消失了。

      我知道我上了酒瘾。现在看来当时也算是一种嗜酒心理病。

      然而,有时喝酒也没这什么顺利。比如我们都没钱了,就得去借。一开始还行,后来多数人是不愿意借了,这一点不说原因也知道。没办法就四处寻找有酒香的地方。寻到了,就打个谎子说是去借东西或找人。这样也可以贪得几杯,过过酒瘾。但去多了也不好意思,呵呵,人还总有个面子嘛!

      这样的喝法沿续了一两个学期,就没劲了。因为斗酒斗来斗去都成了熟悉的老朋友了,感情深厚,该讲的话都讲完了,趣味大减。

      然而事情总是会有轮回迂转的。此时,有人开始从这所大学串到另一所大学,并四处觅“酒音”。四处打听有否非常之高的“酒英雄”,就立下誓词,要与对方在酒量上较一高下。

 


免责声明:作品版权归所属媒体与作者所有!!本站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有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