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在线咨询 网上挂号
网站首页
中心简介 新闻动态 刊物连载 心理专栏 职能科室 心理沙龙 中心文化 健康讲座 医生列表
《心病谁没有》前言
 
来源: 中山市心理卫生中心    时间: 2010/8/11 11:26:00
点击以简体浏览 【字体: 双击鼠标滚动屏幕
   

前言

  身心舒泰,是为健康。所以,人心不应有结。心一旦打了结,种种心理问题也将由此而生,轻则表现为迷茫困惑,影响工作和人际关系;重则产生情感、思维及行为的失控,以致丧失正常的工作生活能力,甚至危及生命。

  受某些传统观念的影响,中国人对“心理疾病”特别忌讳,不敢说“我有病”,害怕被人怀疑“有病”。

  但是,心理疾病并非你不承认,它就会消失,也并非你想回避,它就会离开的。相反,它可能因你的忽视和延误而日渐严重,以致不可收拾。

  现代社会的急剧转变和飞速发展,如激流、海啸般冲击着社会的每个角落,影响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作为社会的一分子,难免在其中浮沉挣扎,躲不入桃花源,也逃不进避风港。面对这种境况,谁能没有心理压力?因此,谁都有罹患心理疾病的可能!

  是的,心病谁没有?也许你今天没有,但并不能保证明天也没有。不要忘记,在你的人生旅途中,还有后天和大后天呢!

  现在,社会的透明度高了,打开电视,翻开报纸,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关自杀的新闻,这些新闻总是令人感到困惑和不安。据相关部门调查统计,我国每年自杀者数以十万计,患心理疾病的人多达数千万,这是多么骇人听闻的数字呀!

  作为心理医生,我深感责任重大。我认为我有责任将这个普遍存在的问题通过文字表述出来,让大家更多地了解和提升自己的心理防范能力。于是,我用6年时间写成了《心病谁没有》这本书,并于2004年4月正式出版。

  从1994年开办心理咨询门诊至2004年该书出版的10年间,我的接诊总量就已经超过了8万人次。《心病谁没有》出版至今已有6年,自然销量近10万册。这6年来,我原来所在的中山市人民医院心理科接诊总量就近20万人次,医务人员也从2人变成十几人。有好多人手捧《心病谁没有》,从全国各地,带着期盼与希望来求医,更有远在欧洲、拉美等地的华侨,从网络上了解、购买该书后,专程前来就诊。可见当初出版《心病谁没有》的初衷是正确的、有效的,也确确实实为广大患者提供了一个了解心理疾病的平台,为众多心理疾病患者打开了心结,解除了痛苦,从而赢得了他们的信任。对此,我倍感自豪和欣慰,因而对自己的要求也就更高了。

  中山市人民医院的心理科经过16个春秋的创业和洗礼,还将有更大的提高和发展。我的工作得到上级领导的认可,并被赋予更重要的任务--打造“中山市心理卫生中心”,为更多群众提供良好的就医服务和环境。相信通过不懈努力,心理健康和心理卫生知识能够得到普及,民众的健康意识会随之提升,并以正确的心态面对心理疾病,避免发生由心理疾病导致的悲剧。只有当人们敢于承认“我有病”,并把心理疾病当作普通疾病看待,我的工作才算真正到位,才不辱“心理医生”这个职业。

  此升级版,我从多个方面加以完善,除了充实原有内容外,还将自己46年的人生感悟以及16年的心理咨询工作经验,毫无保留地奉献给广大读者。书中我附上自己的一些亲身经历,对年轻一代身心发展过程中最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剖析,为健康发展规避风险,提供心理理论支持;对已经发生的一些焦点事件进行点评,从心理角度剖析犯错误的原因和后果。这一版较上一版更生动,更有可读性和趣味性。

  我希望《心病谁没有》升级版能更大程度地提高社会大众对心理疾病的认识,引发人们更深层次的思考,从而重视心理健康,改变生活观念,与时俱进,幸福生活。也希望能以此书作为范例,与业界同行交流探讨,共同促进心理咨询工作的全面发展。

  由于水平有限,疏漏谬误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甘露春

    2010年2月


免责声明:作品版权归所属媒体与作者所有!!本站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有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