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婆婆,80岁,体弱多病,长期患有高血压、肺气肿,年前不幸突发脑出血,入院时神志不清,小便失禁,左侧肢体瘫痪,家人焦急万分。入院时CT表现(右基底节血肿,约30ml)。入院后医生为患者进行了局麻下微创计算机辅助多参数定位立体定向置管引流手术,术后第一天复查头部CT表现(血肿已清除,引流管位于血肿中心,对周围脑组织无损伤)。手术后第三天拔除引流管后CT表现(血肿已清除,脑结构恢复正常,周围未见明显水肿带)。手术后仅两周时间,刘婆婆康复出院了,左侧肢体有力了,完全恢复到发病前身体状况,刘婆婆及家人高兴极了,出院前还给我们摆了两个POSE(嗨!你看我行吗?)。
计算机辅助立体定向技术倒底是一门怎样的技术,竟然如此神奇,为此,记者向婆婆的手术医生之一——市中医院神经外科的黄建龙副主任医师了解有关该项技术的一些情况。
黄医生表示,计算机辅助立体定向技术是21世纪神经外科——微创神经外科的重要发展方向, 它利用立体定向的三维坐标原理及计算机对神经影像的图像处理技术,术中实时显现患者颅内任意结构的解剖位置,准确指示术前预设的解剖功能区进行手术,能对颅内针尖大小病灶进行准确定位,采用最佳路径及最小创伤,在最大程度上解除患者颅内病变,并最大限度地保留其神经功能,避免功能区损伤。
立体定向技术主要通过特制的定向头架来指挥手术医生准确看到脑深部结构,并不是利用视觉控制。简单来说,就是在病人头部固定一个带有标记的钛合金架子,通过CT和核磁共振扫描获得数据,输入计算机利用专用软件设计最佳手术方案,以对病人颅内病变进行非常精确的定位手术。在没有此项技术之前,医生们对于颅内深部病变只能靠经验来寻找,如果病变小于1厘米,那么寻找这个病变就像在一碗米里找一粒沙子一样,非常困难。立体定向技术为脑外科医师点亮了一盏能够穿墙透壁的探照灯。
一般认为,凡是不适合常规开颅手术的脑深部小病灶、多发病灶、位置在重要功能区的病灶, 应采用立体定向手术,对高龄或体弱的深部脑出血患者,特别适宜进行立体定向手术;对于某些功能性疾病,如帕金森病、三叉神经痛、慢性疼痛、难治性精神病、各种成瘾性疾病等采用立体定向射频术治疗可获得非常满意的治疗效果。
黄医生还表示市中医院自去年年底引进了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全套计算机辅助立体定向设备后,在神经外科科主任李云辉教授、副主任医师林中平的率领下目前已成功开展脑肿瘤定向切除、活检、多发脑脓肿引流、高血压脑出血定向置管等数十例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