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在线咨询 网上挂号
网站首页
医院概况 新闻动态 医院环境 就医指南 健康保健 医院科室 医生列表
颈椎病系列问题解答
 
来源: 中山市中医院    时间: 2008/5/19 20:20:00
点击以简体浏览 【字体: 双击鼠标滚动屏幕
   

  一, 您究竟有无患上颈椎病
  颈椎病是一种综合症,又称颈椎综合症。常见于中老年,近年来有年轻化的趋势,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变、颈椎骨质增生,或颈椎正常生理曲线改变后刺激或压迫神经,椎动脉或脊髓而引起的一系列综合征。诊断该病要经过脊柱专科医生仔细询问患者的症状,检查患者体征,结合影像学检查如X线片,MRI,彩色B超等,三者合一,缺一不可,方可诊断.单纯颈椎骨增生,颈肩背痛或四肢疼痛麻木并不一定就是颈椎病, 不少病人在颈椎病发作前,颈部未出现过不适,一旦发病,作颈椎X线片或MRI检查,发现已有明显的骨质增生;还有不少病人,颈椎病症状消除后,复查颈椎X线片或MRI,原有的骨质增生依然如故;无颈椎病的正常人,包括青少年都会有颈椎骨质增生而毫无症状出现,有些病人手臂疼痛麻木多年,但无支配该区域的颈神经根受压或刺激,亦不是颈椎病;故提醒广大患者,勿给自己乱戴‘帽子’.
  二,您患了什么样的颈椎病
  
根据其定义,医学上将颈椎病分为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型和混合型,其中:
  神经根型:此型发病率最高,多见于40岁以上的人, 主要症状为:先有颈痛及颈部发僵;继而有肩背痛或上肢疼痛。上肢有沉重感,握力减退,疼痛向上臂、前臂和手指放射,手指有麻木过敏、异样感,手指活动不灵、仰头、咳嗽、喷嚏可加重.
  脊髓型:发病率约占颈椎病的10%-20%,以中老年以上人为多,急性发病多为外伤所致,可出现截瘫或偏瘫。多数发病缓慢,先有上肢症状,手部发麻或活动不灵;或先有下肢症状,如发麻及行走不稳,踩棉花感,单腿站立少于3-5分钟,小便控制不住,躯干有紧束感等。
  椎动脉型:发病率与脊髓型相近。多见眩晕、甚至猝倒;有时出现恶心、呕吐、视物不清、耳鸣、耳聋。当头颈处于某一位置时,常可诱发上述表现。
  交感型:临床表现较复杂,常见有偏头痛、枕后痛;或有视物不清,畏光、流泪、眼球发胀、眼睑下垂;或有耳鸣、听力障碍、面部发麻, 心跳加快、心动徐缓,心前区疼痛,肢体发冷,肢体、头颈、面部、发麻疼痛,颈部活动后症状加重等.
  混合型: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症状同时出现。有些医生把由于颈椎椎体前缘骨刺压迫食管引起吞咽困难等症状称为食道压迫型颈椎病;而以颈部症状为主,以青壮年发病居多,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颈部不适感或活动受限等,只是颈部软组织损伤.
   三,什么原因引起颈椎病 什么人群好发
  其原因主要有慢性劳损、外伤及其他:1)不良的睡眠体位如高枕;2)工作姿势不当:长期处于坐位,尤其是低头工作,造成颈后部肌肉韧带组织的劳损。另外屈颈情况下,椎间盘的内压大大增高,使髓核后移而出现退变;3)不适当的体育锻炼:超过颈部耐量的运动造成外伤,所以头颈部的练功要注意,不能蛮练,颈椎已有退行性变不提倡锻炼;4)身体的其他疾病会造成颈椎病变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内分泌的疾病也可促使颈椎退行性变。
  其中办公室职员、电脑操作员、会计、打字员、教师、麻将迷是颈椎病的高发人群。
  四, 颈椎病治疗常见误区
  1)未经脊柱专科医师诊断而自行治疗或前往非脊柱专科医师那里接受诊治;2) 轻视颈椎病的预防。 长期固定一个姿势,容易造成颈部软组织劳损,渐发展为颈椎病;3)反复盲目按摩、复位。 颈椎病发病机理复杂,在做按摩复位治疗前必须要排除椎管狭窄、严重的椎间盘突出、颈椎不稳定等等,脊髓型颈椎病绝对禁止重力按摩和复位,否则极易加重症状,甚至可导致截瘫。4)在治疗过程中不注意颈椎生理弯曲的恢复。 盲目牵引,使颈部的肌肉韧带等长期处于非生理状态,会造成慢性损害,所以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颈椎生理弯曲的恢复和保持。建议采用药枕、药袋进行综合治疗,绝大部分生理弯曲恢复,症状消失;5)过于夸大非手术治疗方法的效果,该手术治疗的不接受手术治疗;6) 不恰当的反复牵引。 颈部牵引是目前治疗颈椎病较有效的方法之一,但不恰当的反复牵引可导致颈椎附着的韧带松弛,加快退行性病变,降低了颈椎的稳定性,脊髓型颈椎病因牵引后瘫痪的病例不少见;7)迷信各种“土方”:有些土方含有毒性成分,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反应,有些病人相信各种理疗仪器的广告,购买了大量的理疗仪备,不仅造成浪费,而且病症没有得到根治。      
  五,警惕颈椎疾病假象多
  颈椎病极易与内科、神经科疾病如脑供血不足、内分泌失调、耳源性眩晕等疾病相混淆。这是因为颈椎病的几个特点使人们产生的错觉:一是颈部症状轻,颈部以外症状重,患者往往想不到自己有颈椎病;二是病变范围广,常可涉及四肢、头部、躯干、内脏;三是脊髓性颈椎病预后较差,若不及时治疗,可致终身残疾,以下症状易被误诊: 1. 高血压,心慌、恶心、呕吐:颈椎病可致血压升高或降低,心慌,恶心、呕吐,但以后者多见,这与刺激交感神经有关。这类病人认为自己患了心脏病或胃病而去看心内科或消化科。2. 吞咽困难:有些开始感觉咽部发痒,有异物感,后又觉吞咽困难,间断发作,时轻时重,向左侧转头时最为明显,并伴有恶心、呕吐。患者曾就诊于内科,被怀疑为食道癌,但胃镜检查正常。后经CT断层扫描显示为颈椎前缘骨质增生压迫食管。据近年的临床统计,约有1.6%的颈椎病患者有此表现。3.乳房疼痛:系增生骨压迫第6、7颈椎的神经根所致。开始觉一侧乳房或胸大肌疼痛,间断隐疼或阵发性刺痛,向一侧转动头部时最为明显,有时疼痛难以忍受。这种疼痛如果发生于左侧,易被误诊为心绞痛,右侧则易被误诊为胸膜炎。4.下肢瘫痪或排便障碍:系脊髓的椎体侧束受刺激所致。患者上肢麻木、疼痛无力、跛行,颈部症状多数轻微易被掩盖。有的伴有尿频、尿急、排尿不净或大小便失禁。5.视力障碍:颈椎病还可表现为视力下降、间歇性视力模糊、一眼或双眼胀痛、怕光、流泪、视野缩小,严重者可失明。这种视力障碍与颈椎病造成的植物神经功能障碍或大脑视觉中枢缺血有关。这类患者易去就诊眼科。6.突然摔倒:系增生的骨质压迫椎动脉引起,易被误诊为脑动脉硬化或小脑疾患。常在行走中突然扭头时身体失去支持而猝倒,倒后因颈部位置改变而清醒并站起,不伴昏迷,易被认为是颅脑出问题。7.耳鸣:易被考虑为美尼尔氏综合症而就诊耳鼻喉科。
  六,颈椎病的预防
  1)不要象‘思想者’那样低头120年。2)加强颈肩部肌肉的锻炼,如蛙泳;工作之余时,做头及双上肢的前屈、后伸及旋转运动,既可缓解疲劳,又能使肌肉发达,韧度增强,从而有利于颈段脊柱的稳定性,增强颈肩顺应颈部突然变化的能力3)避免高枕睡眠的不良习惯,高枕使头部前屈,增大下位颈椎的应力,有加速颈椎退变的可能。4)注意颈肩部保暖,避免头颈负重物,避免过度疲劳,坐车时不要打瞌睡。5)及早,彻底治疗颈肩、背软组织劳损,防止其发展为颈椎病。6)长期伏案工作者,应定时改变头部体位,按时做颈肩部肌肉的锻炼。7)注意端正头、颈、肩、背的姿势,不要偏头耸肩、谈话、看书时要正面注视。要保持脊柱的正直。8)中医认为胡桃、山萸肉、生地,黑芝麻等具有补肾髓之功,合理地少量服用可起到强壮筋骨,推迟肾与关节退变的作用。


免责声明:作品版权归所属媒体与作者所有!!本站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有异议请联系我们。